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1910——2003):麻省理工大學經濟係資深教授,國際貨幣問題專傢,擅長從曆史角度研究經濟問題,第二次世辦大戰後馬歇計劃的主要構建者之一。
《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第七版)》內容有金融危機:痼疾難醫,投機狂熱、信貸擴張及相關研究著述,政策啓示,《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第七版)》結構安排,標準危機模型剖析,曆史學與經濟學,危機模型,國際傳導機製,模型的有效性,明斯基模型在21世紀的現實相關性等等。
这本书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次实在没看下去,到期后续借了一次还是没看完就还了。想想不甘心,觉得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就又借了来看,在第二次续借到期前拼着命翻完了。几乎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印象。 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评价说原书写的很不错。然后在对冲基金风云录2里看到主人...
評分MIT的资深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的对于人的理性行为的坚持正是他所反对的。面对自己的狂热倾向,需要经常读读这样的书。 p2 我就已得出这样的结论:1929年的经济大衰退之所以影响面这么大影响程度这么深,延续时间这么长,都是因为国际金融体系缺乏一个国际性的最后贷款人...
評分金德尔伯格的《疯狂、惊恐与崩溃》梳理了1816—1998年历次全球金融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模式、规律、起因、影响以及政策预防的可能性。与金德尔伯格一贯的历史写作风格相一致,这本书体系宏大、论证深刻,同时史料繁复、理论机制复杂。二者的交织让我不断感叹作...
評分1. 不同人的理性程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理性程度也不一样 2,根据历史经验,泡沫的破裂常常源于一些小的负面事件;或许在高点时,精明的投机者已经蠢蠢欲动了,一看到一些负面事件,这些人便急忙跑路。
評分金德尔伯格的《疯狂、惊恐与崩溃》梳理了1816—1998年历次全球金融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模式、规律、起因、影响以及政策预防的可能性。与金德尔伯格一贯的历史写作风格相一致,这本书体系宏大、论证深刻,同时史料繁复、理论机制复杂。二者的交织让我不断感叹作...
算是一本豐富的案例庫,但是並不是很好:作者不能把觀點和事實很好地區分開,以及不能吧觀點和結論很好地區分開。感覺作者總想錶達觀點,卻沒有真正提煉齣理論。
评分按需。
评分2.5。因果比相關重要地多,全書堆砌史料,邏輯羸弱,最多就是找找事件參考之用。
评分算是一本豐富的案例庫,但是並不是很好:作者不能把觀點和事實很好地區分開,以及不能吧觀點和結論很好地區分開。感覺作者總想錶達觀點,卻沒有真正提煉齣理論。
评分算是一本豐富的案例庫,但是並不是很好:作者不能把觀點和事實很好地區分開,以及不能吧觀點和結論很好地區分開。感覺作者總想錶達觀點,卻沒有真正提煉齣理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