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10——2003):麻省理工大学经济系资深教授,国际货币问题专家,擅长从历史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第二次世办大战后马歇计划的主要构建者之一。
《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七版)》内容有金融危机:痼疾难医,投机狂热、信贷扩张及相关研究著述,政策启示,《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七版)》结构安排,标准危机模型剖析,历史学与经济学,危机模型,国际传导机制,模型的有效性,明斯基模型在21世纪的现实相关性等等。
1. 不同人的理性程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理性程度也不一样 2,根据历史经验,泡沫的破裂常常源于一些小的负面事件;或许在高点时,精明的投机者已经蠢蠢欲动了,一看到一些负面事件,这些人便急忙跑路。
评分MIT的资深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的对于人的理性行为的坚持正是他所反对的。面对自己的狂热倾向,需要经常读读这样的书。 p2 我就已得出这样的结论:1929年的经济大衰退之所以影响面这么大影响程度这么深,延续时间这么长,都是因为国际金融体系缺乏一个国际性的最后贷款人...
评分这本书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次实在没看下去,到期后续借了一次还是没看完就还了。想想不甘心,觉得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就又借了来看,在第二次续借到期前拼着命翻完了。几乎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印象。 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评价说原书写的很不错。然后在对冲基金风云录2里看到主人...
评分这是一本阐述金融危机史的经典著作,我十年前读研究生的时候粗略的看过英文版的。记得那会教授只给了一周的时间阅读,还要准备一个presentation。现在重读了一遍,还是收获很大。历史上,各国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拖!用一切办法将本来已经应该发生的危机,...
评分金德尔伯格的《疯狂、惊恐与崩溃》梳理了1816—1998年历次全球金融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模式、规律、起因、影响以及政策预防的可能性。与金德尔伯格一贯的历史写作风格相一致,这本书体系宏大、论证深刻,同时史料繁复、理论机制复杂。二者的交织让我不断感叹作...
被翻译毁了 举个例子 货币学派 被翻译成了 currency school 此等例子不胜枚举
评分按需。
评分这本书从全球国际的视野,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后果。其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非常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是非常重要的角度,我认为写的是非常中肯的。从过往的历史来看,应该是被现实证实了的。但是本书缺点,我不知道是原著的原因还是翻译的原因,感觉抓不住重点,结构松散,条理化不够清晰,经常看着看着就抓不到点了。另外本书的出版质量是比较差的,错别字相当多,有些数据错误也是非常的不可原谅的。
评分按需。
评分算是一本丰富的案例库,但是并不是很好:作者不能把观点和事实很好地区分开,以及不能吧观点和结论很好地区分开。感觉作者总想表达观点,却没有真正提炼出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