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金融学家阐述7000年来的金融发展,纵贯古今、跨领域、跨文化、多角度阐述金融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塑造和推动,总结金融规律,以此推算人类发展,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对现在金融创新、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好的指导意义。
2单独章节阐述中国金融创新、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等,与国内情况联系紧密。
3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推荐。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将过错都归于金融:它摧毁了我们的财富和工作,逐渐侵蚀政府和银行体系。然而,在《千年金融史》中,著名金融史学家威廉·戈兹曼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正是金融使得文明的进步成为可能。
戈兹曼将金融描述为一台时间机器,我们可以据此实现价值的跨时空流动,这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未来、计划未来的方式。通过对数千年来金融在全世界范围内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探索,戈兹曼详细阐述了货币、债券、银行、企业等令人惊奇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如何推动了城市中心的扩张,并促进了文明的繁荣:正是金融推动了古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书写的出现,促进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向帝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并为引领欧洲走向世界的贸易扩张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戈兹曼还向我们展示了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诸如股票市场、信用额度、复杂金融产品和跨国贸易这样与金融有关的机制,是如何一次又一次被发明、被遗忘,又被重新发明的。
更重要的是,戈兹曼还思考了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比如怎样借助金融的力量来妥善解决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问题。
围绕金融在人类演变中的作用,《千年金融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金融有四个关键要素:在时间上重新配置经济价值;重新配置风险;重新配置资本;扩展了支援重新配置的渠道和复杂程度。本质上,金融技术就是一个我们自己建造的时间机器。它不能在事件的轨道上移动我们的身体,却可以移动我们的金钱。 从楔形文字到古典文明 城市、预言、法律、...
评分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我认为,这本书只需观其大略便可。 了解金融工具的本质,作为一种时间机器,它如何为我们赋能,它的资产重组,风险分散的功能又是如何推动文明进程的。 了解东西方不同的金融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与“官山海”的经济政策是怎样让中国走上...
评分“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美国耶鲁大学金融与管理学教授、国际金融中心主任威廉·戈兹曼的《千年金融史》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的金融史学著作。 怎样在有限的笔墨里凝练精华,对于这样的书籍显然很重要。全书分成四大部分,戈兹曼不惜将其中的一个部分完全用来...
阅读较为跳跃,而且也不是经济类专业学术,不过作者的广阔视野和浅明的表述还是将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史变得十分有趣。 金融,无非是通过对货币等资产等价物在风险分担和跨期支付中,强调其时间价值和不确定性价值,从而为持有者带来收益的一种经济问题,总体发展态势是个人借款向企业融资最后向主权基金的转变,虽然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但趋势已是如此,各种国际冲突和争端最前沿早已不再是领土争端,而是未来发展权益的争端,国家利益主导着现代国家决策者的决策,而主权基金则必然将本国国家利益和他国企业利益乃至个人利益对立, 冲突在所难免,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实际上目前也无法给出答案,或许未来的金融发展会解决这一问题。
评分案例薄弱,观点浅薄,点到即止。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第二部分“中国的金融资产”,其他的世界金融史让人昏昏欲睡。
评分“金融架构包括契约,企业,银行,市场,货币和法律,一种分析系统,同时金融又是一种思想体系,形成和解决关于金钱,时间和价值等复杂问题”。“金融在时间上配置经济价值,配置风险,配置资本,和扩展资源配置渠道”。如此一个大而杂的概念和标题,很遗憾作者的雄心超过了能力,很多章节只是浅尝辄止,只能作为基本信息摄取之用。
评分《金融史》第二轮备课中,这本书反复看,发现语言真是很漂亮很优美啊,搞历史的人语言能力好强大!
评分香帅推荐。通读全书金融史的理解多了一分。最喜欢的一个书中观点是,资本不是被窃取的劳动力,而是用来抵御未来未知风险的巨大储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