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元庆,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有17年信贷从业经历,从支行信贷员做起,历任工商银行广州市同福中路支行主管信贷副行长、分行公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和信贷审批中心主任,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处长,信用审批部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兼任总行信贷与投资审查委员会委员等,工商银行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曾先后负责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境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涉及信用风险的审查审批工作,曾参与《信用风险决策案例》一书编写,并在《财政研究》《人民日报》《金融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刘元庆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683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信贷 
  • 金融 
  • 银行 
  • 信贷风控实务 
  • 风险管理 
  • 经济学 
  • 投资 
  • 商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信贷是商业银行核心的业务,是银行利润和风险主要的来源。当前,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区别,主要是由银行信贷经营能力决定的。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专注于探讨微观层面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作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银行信贷工作实践及体会,用通俗的语言,辅之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了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道理。本书从信贷从业人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概念着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客户分析、用途与交易背景分析、项目分析、市场分析、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分析、担保抵押分析和融资方案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从银行债权人的视角,对信贷业务涉及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对债券承销及投资、表外理财投资、投贷联动等创新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当前银行可能涉及的绝大部分信用风险业务领域。此外,本书还对当前银行信贷业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过度负债、防假反假、民间借贷、关联交易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衢、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索绪全等业内权威人士均为本书做了推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现在每年有10万亿元的新增融资投放,加上几十万亿元存量贷款到期后的重新发放,对后续的信贷风险管理、防控大面积金融风险将带来很大的压力。 债券的购买主体主要是银行,风险并未从银行体系分散出去,所谓的直接融资实际上仍然是间接融资,而且债券投资的风险一点也不比信贷的...  

评分

阅读于我,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过程而读,即享受文字本身带给我的愉悦,被书本带入另一个世界,常常好多天浸入其中不得自拔,我称其为沉浸式阅读,此种体验常由小说、游记、散文和诗带来,让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第二层次是为观照众生而读,即通过参照他人...  

评分

估计是3月份读的完的左最后一本书了,工作日益繁忙,读书的时间被挤压的厉害,3月份阅读量骤减。当然也给老师neoma的fdba学习有关,4个周末,32个小时学习,还是比较紧凑。 系统化学习信贷,这是推荐率比较高的一本,虽然讲的是企业信贷,和目前关注的家庭和个人信贷相差甚远,...  

评分

作者经验丰富,化繁为简,极具功力,还有很多实际案例,正在学习中,强烈推荐!作者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以及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很有借鉴意义。虽然书中的案例多集中于制造业企业,但是逻辑是相同的,其他行业的企业只是特点不一样,从而关注点会不一样,整体框架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的一点经验只不过是在互金/小贷公司针对某特定人群债权融资某产品中,利用数理模型进行信贷审批和解释。和商业银行针对企业的“信贷”完全是两码事。无论是3C/5C/5P只是一个框架,懂名词离真实信贷操作还差十万八千里。#前几天和公司一小同学推荐这书,很惶恐,我也不懂所有信贷,加油吧。”

评分

这本书读了好长时间,终于读完了,里面有好多干货,但要想了解透彻,还要多看其他相关的书

评分

值得一读再读并且整理消化

评分

实操类书籍 比较务实 可以看到银行信贷的一部分细节

评分

在做非标债权产品期间,接触到信贷,虽然本书是基于银行主体的信贷分析,但分析的思路逻辑除了存贷这些与非银机构相差比较远以外,大致还是适用的。虽然债权信用分析的对象是微观企业个体,不过实务中宏观与政策的影响应该占据了重要位置,正如作者开宗明义提到信贷的顺周期与“先控大后控小”的逻辑。在具体开展中,由于市场环境下交易双方需要考虑的因素不限于账面的信用分析,导致业务过程中如用途合规控制、流动性资金测算等常常只能作为预警的判断而非业务承接与否的决策防线。书中对于借款主体的分析、偿债能力的分析、增信手段的分析,其实能够帮助在项目信用评估和交易结构设计时,去把握底线以及寻求更稳妥的交易结构,如借款主体与担保主体的选择,至于最终能否落实,还得看借款人的谈判地位、市场资金的竞争环境与宏观/政策的松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