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杰,浙江大学硕士。
2006年至2014年,供职于阿里巴巴集团,一直担任产品经理。
在阿里做过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淘宝的卖家工具、淘宝的垂直市场、天猫会员体系/营销工具/大型活动、移动社区类产品等,是集团内在线学习、知识管理平台的搭建者,负责过阿里产品大学、阿里内部的创新孵化器等。此外,供职期间还公示、授权了20多个专利。
2015年开始,作者的新身份为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B12合伙人。
截止2017年初,良仓已经是国家级孵化器、浙江省排名第一的孵化器,累计服务了超过100支创业团队,约40%的团队在孵化期间拿到投资,总金额约3亿人民币。作者在良仓主要负责入驻审核以及入驻团队的辅导。而B12,是一家立足于杭州的科技媒体,同样也是为创业者服务的。
作者著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创建了网络翻译团队@七印部落,译有《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四步创业法》、《有的放矢》等书,乔布斯《遗失的访谈》等视频。
作者曾在浙江大学开设《产品经理入门》选修课,是浙江大学MBA嘉宾讲师,多个组织的创业导师,提供产品经理、创业创新相关的培训/咨询服务。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继续定位在-1~3 岁的产品经理。这里特别要强调,“-1 岁”指的是“泛产品经理”群体,比如自认为是“产品新人”的“职场老人”,需要自己做产品的早期创业者,对产品感兴趣并且工作中可能要承担部分职责的技术、设计、运营等人员,其他行业对互联网产品感兴趣的从业者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可以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内容方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全然不同于上一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可以算是给上册(个人成长)配了下册(产品生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将从人开始,以人结束,中间说事,以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为框架——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外加一章综合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对应着互联网公司里三个最核心的岗位——产品、技术、运营,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的内容重点,则对应着“产品”。
上一周我读了一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与我读第一版的时候相比有了一些不一样感受,在此跟大家分享。这本书的定位是写给各行各业的泛产品经理们,不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实体行业的产品人员我觉得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梁宁说产品能力是人生的一个底层能力。这本书就是告...
评分泛产品经理观 当下产品经理已不在是一个职务或称谓,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或生存法则。 用户视角、用户思维 不能只听用户说什么,而要看用户如何去做,通过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背后的动机与思考逻辑。 用户、需求、场景 多数人往往只注重目标用户和痛点需求分析,却忽略...
评分书出版以后,总会不停的发现有些写得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优化,所以时不时发一些出来,作为书的补充,这篇有三个升级。 第一处:第03章75页,对竞品分析三个层次的理解 第一是方案层面 书中已经说得很多,两个长得很像的、解决方案相似的产品都是这个层面的竞争,比如摩拜和of...
评分从一顿火锅说起 若干年前在重庆,和朋友一起吃火锅,我第一次见到下图这种啤酒瓶盖子,它有点像易拉罐的拉环,开瓶体验不错。朋友说很多人就因为这种啤酒可以无工具开瓶,加上拉开的那一声“Biu”而成为忠实用户了。 图 某品牌啤酒的盖子 再看到如下图的鸳鸯锅,相比更常见的左...
评分从一顿火锅说起 若干年前在重庆,和朋友一起吃火锅,我第一次见到下图这种啤酒瓶盖子,它有点像易拉罐的拉环,开瓶体验不错。朋友说很多人就因为这种啤酒可以无工具开瓶,加上拉开的那一声“Biu”而成为忠实用户了。 图 某品牌啤酒的盖子 再看到如下图的鸳鸯锅,相比更常见的左...
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相比,这本不是替代,而是美剧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关系,从写给产品新人到写给泛产品经理
评分「用心听,是充分的接触广义用户,以了解问题及其背后的动机和人性。不照着做,要求拥有多种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这本书让我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国内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甚至有部分都是交互设计涉及到的。每个章节后的图很有用,帮助回顾和记忆。尤其赞同上面那句话,用心听,不照着做。但实际上不同的公司风格,不同的人员组成,都没有那么刚好可以去实践对的路,弯路太多了…
评分虽然整本书的最后有点注水,但大部分还算是干货的。而且作者非常真诚,一点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这本书对于资深高阶产品经理来说,可能没什么可看的了,但是对于入门产品经理和非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来说,是非常适合的一本书。对于开拓思维开拓视野来说,非常有帮助。尤其建议非互联网行业的人来看一看。
评分作者有一套自己的产品方法论,2.0迭代了不少作者新的想法。
评分苏杰这本书细说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名字的含义,从这个层面来看,未来确实人人都可能是“泛产品经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通过这些思路来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