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鴻,1986年生,安徽嶽西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係,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發錶研究論文近20篇。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齣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鞦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係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瞭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係。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鬍政權顛覆瞭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瞭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瞭華夏化的道路。
作者在写各篇时的着力点都很讨巧。因为史料背后的真实太难搞,所以作者索性着眼于“史相”。这样一来,论证就容易很多,因为即使不知道史料背后的史实是什么,书写史料者的态度却是很明显的,书写史料的意识形态也是明显的。作者用了这个思路,很好厘清了不少概念问题。比如第...
評分本书梳理了从商周到南北朝时期“中国”或者说“华夏”这一身份认同的产生和发展,对现代人理解中华民族的早期建构过程有很好的帮助。 让我印象最深深刻就是作者关于网状结构的提法,不仅能够帮助人理解历史,也能更好地认识当下。经过春秋战国和秦汉早期,中原地带已经形成了一...
評分作者在写各篇时的着力点都很讨巧。因为史料背后的真实太难搞,所以作者索性着眼于“史相”。这样一来,论证就容易很多,因为即使不知道史料背后的史实是什么,书写史料者的态度却是很明显的,书写史料的意识形态也是明显的。作者用了这个思路,很好厘清了不少概念问题。比如第...
評分原文:类书所引篇目有时也不可尽信。如…《太平御览》卷901引《南史·四夷传》“滑国条”,又引《后周书·四夷传》…,而今本《南史》无“四夷传”篇名,滑国在《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中。《周书》亦无《四夷传》,而称为《异域传》。 读者按:疑本书作者对引文理解有偏差,故...
評分最近下车间了,晚上八点下班,但同时参加了武汉地区的读书活动,所以就只能每晚读一点,读后再回顾一下,摘出一些结论性的话作为打卡的记录,虽然每一句话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史料证据与详细的辨析,这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囿于时间与精力,就留待我以后回味吧。 7.16 第一章 ...
從“族群”又走迴“帝國”瞭,這真的不是新瓶舊酒的傳統路徑麼。。。“華夏即帝國”、“華夏網絡”——以政治為綱而弱化文化(或作者所謂“符號”)維度,必然得以犧牲地域特色為代價。華南研究看多瞭,寫南方的章節沒見到多少曆史人類學,始終覺得未盡其意。。。
评分以前對“華夏”“中國”這些共同體概念,我有著若隱若現的懷疑,如今讀完此書,通過鬍老師紮實詳盡的文本分析,便有瞭些實在的認知。
评分史料紮實,角度多元,娓娓道來,意猶未盡。
评分從作者對史記編序的解讀上來看,已經是頗有齣新。對“四夷”的梳理,也是很見功力。本書可讀可讀。
评分從“族群”又走迴“帝國”瞭,這真的不是新瓶舊酒的傳統路徑麼。。。“華夏即帝國”、“華夏網絡”——以政治為綱而弱化文化(或作者所謂“符號”)維度,必然得以犧牲地域特色為代價。華南研究看多瞭,寫南方的章節沒見到多少曆史人類學,始終覺得未盡其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