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来老师的代表作,初版于1996年,再版于2009年。本次与三联书店合同到期之后,陈老师将对此书转到北大,并进行增补。本书试图用西方学者的文化观念去讨论中国文化的根源,作者从黑格尔到雅斯贝斯再到帕森斯发展起来的轴心时代理论入手,运用大量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进行理解,从整体信仰的转变和政治权利的强化的角度,论述了从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到礼乐文化的演进。周代文化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统统都纳入"礼"的范畴下,形成一个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三代的宗教活动来探讨先人对世界及其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
首先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举办这次活动,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学术讲座,更重要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两本书,接下来还要出版系列。先出的这两本一本是《古代宗教与伦理》,一个是《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我想今天这个会更多的意义是推介,所以非常感谢出版社的领导。...
评分 评分手边两本书都有。拿来做一对比。 除了字更大了,印刷更精美了,以及价格更贵了以外,没有发现增订在哪里。 甚至《后记》依然是95年的那篇。 陈来老师并没有为“增订本”撰写独立的文章。 所谓“增订本”,私心揣度,大概率是书商用来忽悠读者的噱头。 不过,三联本市场所见已不...
评分虽是哲学的著作,看起来不伤脑力亦不艰涩。除了解读文献之外,用了很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来辅助阐释,个人觉得思路很清晰,而且读者一看就能顿时明白作者的思维。 可以说是为我们列出了一种阐释思维。
评分首先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举办这次活动,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学术讲座,更重要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两本书,接下来还要出版系列。先出的这两本一本是《古代宗教与伦理》,一个是《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我想今天这个会更多的意义是推介,所以非常感谢出版社的领导。...
导论一章即说清研究的方向与内容,而后逐章细细梳理。首先用哲学审视夏商周三代思想发展的历史沿革,着重强调其延续性特征。其次用文化学确定上古思想的精神气质(ethos),标示出它的文化类型与价值取向。再次用人类学透视这一精神文化的宗教性渊源,把握思想的原始发源地。最后用既有文献与出土文物详细论证,提出可靠的观点,并且承认讨论范围的有限性。书中提出,《易》的抽象思维对卜筮的系统化、周公政治思想对天命观念的改造、礼作为伦理规范与国家典制对祭祀的吸纳性发展,为上古蒙昧思想的袪魅,由自然宗教过渡到伦理宗教,从而完成价值理性的奠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由于巫觋祭祀礼乐三者与政治息息相关,不得不承认儒家思想的政治性起源。吐个槽,「士相见礼」那鼓客气劲,真是又繁琐又好玩啊
评分围绕前儒家时期社会重要思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实考察,材料之丰富非我辈可以一次读懂,实为了解关于前儒家时期的学术史的必读书。可惜的是,考察过于细致,反而没能勾勒出清晰的儒家思想的由来的脉络,进而没能形成系统的学说,且前半部分大量引用西方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显得有些累赘,窃以为完全可以暂时抛开西方概念,仅针对中国情况进行研究,在理清中国专属的文化概念之后,再另写专著进行中西方对比。
评分。。2017,6,24读过。
评分。。2017,6,24读过。
评分唐虞三代的文化算是中国文化以及儒家思想的根本源头了。陈来极大地肯定了周公的历史地位,自周公始,中国文化由自然宗教发展为具有伦理宗教水平的文化形态,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的含义了吧。他貌似被黑格尔正反合的观念影响得很深,处处以此来解释是三代的社会文化思想变革,倒也有理有据。ps期待更多上古文物的出土,让华夏思想的变迁有据可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