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亲人

大地上的亲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灯,女,湖南汨罗人。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东金融学院。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业余写作随笔,曾获2016年《十月》杂志“琦君散文奖”。个人微信公众号:黄灯记。

出版者: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作者:黄灯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CNY 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80694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纪实 
  • 社会学 
  • 农村 
  • 乡村笔记 
  • 黄灯 
  • 城乡 
  • 乡村 
  • 理想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借此契机,作者黄灯将十三年来未中断的乡村书写重新结构、写成此书,详细记录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个村庄家族的人世浮沉。黄灯对自己亲人真实、详尽、深入的记录和剖析,为国人思考乡村问题、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黄灯在书中展现的三个村庄——丰三村、凤形村、隘口村,横跨湖南、湖北两省,尽管彼此看似毫无关联、相距遥远,但生活于此的亲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农民身份”,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几乎如出一辙。在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裹挟城市的面具,彻底渗透到村庄、渗透到生活于此地人群。黄灯借由亲人的遭遇,试图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景,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也借此袒露内心的不解与困惑。在黄灯笔下,乡村不再是寄寓乡愁的载体,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倾其智识、关怀于其中的“问题的场域”——凸显真相、直面问题、寻找可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16年初,读到一系列“返乡笔记”,其中最钟爱的还是黄灯的那篇《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以一个“农村儿媳妇”的视角,叙述了湖北乡下的婆婆家三代人的命运起伏,进而使乡村问题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热门话题。 当此文扩而成书并惠遇有口皆碑的“理想国”时,我第一时...  

评分

采写 | 杨司奇 灾难之下,写作何为?个体何为?这是每个手中执笔的人所面临的困惑。生于湖南的学者黄灯,曾经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湖北丰三村、湖南凤形村、隘口村这三个村庄中几个家族的人世浮沉、命运变迁,她试图用手中的笔,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  

评分

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这里面却有明确的区分:有的人是到城市打工,住在城中村脏乱的环境里,生活窘迫;有的人则通过考学这一途径实现了个人转变和逃离。《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作者黄灯是后者。 ...  

评分

由南到北,工作一两年后,我才想了解自己的家乡。此前,我拼命往前走,只想逃离那种纠结细微情感却无果的人生命运。 和很多描写乡村的书的内容一样,我的很多亲戚也循环着书内人物的命运。但好在的是,我的爷爷通过读书逃离了乡村,进入了小镇。我的父亲通过生意逃离了小镇,进...  

评分

文 / 左叔 读完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内心里涌起预期中五味杂陈的感受,这些感受一半来自于自己的成长阅历,另一部分来自于阅读其他作品积累下来的情绪。让我更加深切地感知到农村问题是一个机制体制为根的庞大复杂的系统问题,历史滚滚洪流是另外一套话语体系,而那些鲜活...  

用户评价

评分

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存在各种血肉联系,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上的屈辱感,就会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第11页) 每一个离开农村的游子都该读读,但最好不要读。

评分

三星半,写的真实也很有观照自己的内心,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像流水账?不像。像记述类散文?又不止于此。但总归又没有那么好

评分

感同身受,感同身受。

评分

沉重,所以看得慢,才能缓解那种窒息

评分

农村出身的博士,生活在城市的结果就是不了解乡村,也不理解城市。与我们互相粘连的亲人,在今天早没这种情分来互助怜悯了。他们散落在大地,各自幸福苟活。乡村的失落,显然不能简单地用苦大仇深的仇城市来化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