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纪实 社会学 农村 乡村笔记 黄灯 城乡 乡村 理想国
发表于2025-02-07
大地上的亲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借此契机,作者黄灯将十三年来未中断的乡村书写重新结构、写成此书,详细记录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个村庄家族的人世浮沉。黄灯对自己亲人真实、详尽、深入的记录和剖析,为国人思考乡村问题、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黄灯在书中展现的三个村庄——丰三村、凤形村、隘口村,横跨湖南、湖北两省,尽管彼此看似毫无关联、相距遥远,但生活于此的亲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农民身份”,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几乎如出一辙。在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裹挟城市的面具,彻底渗透到村庄、渗透到生活于此地人群。黄灯借由亲人的遭遇,试图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景,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也借此袒露内心的不解与困惑。在黄灯笔下,乡村不再是寄寓乡愁的载体,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倾其智识、关怀于其中的“问题的场域”——凸显真相、直面问题、寻找可能。
黄灯,女,湖南汨罗人。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东金融学院。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业余写作随笔,曾获2016年《十月》杂志“琦君散文奖”。个人微信公众号:黄灯记。
沉重,所以看得慢,才能缓解那种窒息
评分★★★★没有刻意卖弄苦难,但是也没有在叙述中升华,这就是中国无力的现状。
评分首先想说,这是一本很严肃的书,不要被副标题欺骗。其次,很奇怪的是,我既不是农村出生长大,也不觉得这本书专业性有多么的强,但是,我还是被深深震撼感动到了。在我们生活中完全不会被注意到的一群人,他们究竟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们祖辈来自的农村现在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又是一份如何的心态,这些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总而言之,一本好书,不需多言
评分沉重,所以看得慢,才能缓解那种窒息
评分一篇巨幅公号文。。。谈不上学术性和分量。PS:非常不喜欢这种把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嫂子侄子儿子孙子拿来做所谓的“研究”样本的写作思路。“非虚构文学”,“乡村图景”书写的门槛也别太低了。
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和农村有关,或为农村人,或有农村亲戚。如果没有的,便像失了根。从小在城市长大,我并未觉得农村有任何好:生活条件、观念、人与人的关系,似乎都是糟粕。我的爸妈与农村的关系更紧密,而从他们那里也得不到任何对于农村生活的褒奖。 这本书对于农村...
评分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带着一个思考,面对别人的苦难,我们究竟可以怎么做? 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尤其知道脱离苦难与辛酸的艰难与挣扎,更能对其中的苦难体味至深。这一个过程真的太艰难。而当自己跳出那种混沌的苦难之后,回头审视,内心的另一番煎熬便开始上演:在庆幸之余,...
评分 评分2016年初,读到一系列“返乡笔记”,其中最钟爱的还是黄灯的那篇《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以一个“农村儿媳妇”的视角,叙述了湖北乡下的婆婆家三代人的命运起伏,进而使乡村问题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热门话题。 当此文扩而成书并惠遇有口皆碑的“理想国”时,我第一时...
评分五天时间,每天在上班路上花四小时读完了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书名就透着一股乡土气息,她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三个村庄的人与事,和你讲述着村庄现代性的整体实践,很多人离开了,却又选择回来,他们在城市与乡村中穿梭着,有过希望,期待,和命运抗争着,还有着挣脱中的无...
大地上的亲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