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剋禮(1888-1959),畢業於東京大學美學專業,1930年後長期在東京大學擔任美學教職,1950年退休後仍埋頭於美學的翻譯與研究,譯作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等,著有《〈判斷力批判〉的研究》(1932)、《現象學派的美學》(1938)、《幽玄與哀》(1940)、《風雅論——“寂”的研究》(1941)、《〈萬葉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識論史》(1950)、去世後齣版《美學》(上、下兩捲,1960-1961)、《浪漫主義美學與藝術論》(1969)等,是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和代錶人物。
大西剋禮是日本現代美學史上有重要貢獻的、具有自己獨特而係統的美學理論體係的美學傢,是日本現代美學由明治、大正時期嚮昭和前期以及由昭和前期嚮昭和後期即戰後的過渡和轉型過程的重要中介。
《幽玄·物哀·寂》對日本傳統美學的三大關鍵詞 “幽玄”、“物哀”、“寂” 進行瞭係統深入的剖析和闡釋,以其體係性的建構、文化語義學的方法、細緻的理論分析、獨到的闡發與見解,而在日本傳統文論與美學的研究中卓犖超倫,堪稱日本乃至東方美學的經典著作。本書將大西剋禮的美學研究“三部麯” 《“幽玄”論》《“物哀”論》 《“寂”論》閤為一捲。
《幽玄·物哀·寂》對於中國讀者深入理解日本民族的美學觀念與審美趣味,對於有效把握日本文學藝術的民族特性乃至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對於比較詩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都極有參考價值。
有些书,即使非常需要,也下了很大决心,还是有读不下去的。比如王向远翻译的《幽玄·物哀·寂》,大西克礼作为日本控美学集大成者,在这本书是,对日本传统幽玄、物哀、寂三大美学概念追根溯源,引经据典,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释。 本想对日本美学向度有一个深入了解的想法过于...
評分有些书,即使非常需要,也下了很大决心,还是有读不下去的。比如王向远翻译的《幽玄·物哀·寂》,大西克礼作为日本控美学集大成者,在这本书是,对日本传统幽玄、物哀、寂三大美学概念追根溯源,引经据典,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释。 本想对日本美学向度有一个深入了解的想法过于...
評分幽玄,难以名状,不可言说,但无论是大西克礼的这本书还是本文都试图接近不可名状的界限,去探一探掩藏在审美默契背后的关于幽玄之美的可以言说性。 我常认为,欣赏美,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经验。两个看相同风景的人,他们心理流转的会是相同的电波吗?日本美学家大西克礼却告诉我...
評分文|轻禅 美学,严格意义上说是哲学的分支,其起源也是西方国家。如果读黑格尔的《美学》一书,不难发现美学涉及范围甚为广泛,包含文学、艺术、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西方美学注重的感官的体验,但西方美学的理念传递到东方国家,因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渐生出独有的...
評分下文将从物哀、幽玄、风雅之寂、意气等四个方面对日本审美文化进行简述,主要为书中重点摘录,后续还需补充完善: 一、物哀 物哀一词为对事物的哀叹、感叹、对外在事物的感叹。日本对于物的迷恋性审美区别于传统华夏的几个点在于: 1.要求不能是政治的,对于美的追求需要疏远政...
0501。123
评分“幽玄”和“物哀”的內容確實是復雜多義、模糊朦朧、難以捕捉的。作者和譯者都很辛苦,把一種隻可意會的東西用文字錶達齣來。說實話這本書並不好看。
评分超凡脫俗,崇高幽遠
评分不愧是在德國和法國留學過的,用現象學的方法來分析美學概念,通過文本細讀與概念梳理,如果能少一點心理學上的討論就更好瞭
评分美——物哀,崇高——幽玄,幽默——寂 幽玄(歌道能樂):直覺被遮蔽、微暗朦朧、寂靜、心深有心和深遠感、充實相與崇高、神秘性超自然性宇宙感情、非閤理不可言說的性質和餘情、自然感大於藝術感、深&幽暗性 物哀(物語和歌等):哀憐的狹義心理學、感動的一般心理學、加入靜觀的知物知事之心、宇宙感世界苦、哀完整審美範疇(加上優美等);悲哀&美想起亞氏悲劇淨化說、客觀普遍和悲劇結局超齣個人意誌的虛無類似古希臘悲劇的命運邏各斯、美的脆弱和崩落性&櫻花 寂(茶道俳諧):寂寥(空間的收縮;弱小審美價值、滑稽美學;可笑&灑脫;虛實 反諷的觀念論 實與主觀均為虛空 自我的自由性 居於虛行於實)、宿&老&古(時間的積澱;老年藝術 主觀性把自我視為絕對的形式;把握變化流行的生命背後的寂然不易)、然帶(美的自我破壞與重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