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吕万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曾任天津市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1989年)等。出版作品有《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明治维新与中国》一书(日本、东京六兴出版社,1988年)等。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品人:
页数:310
译者:吕万和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23396
丛书系列:商务·权威全译本
图书标签:
  • 日本文化 
  • 日本 
  • 社会学 
  • 文化人类学 
  • 鲁思·本尼迪克特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美国 
  • @译本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本书自1946 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并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评分

评分

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评分

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用户评价

评分

今日读完,从一开始的枯燥到被吸引再到疲劳,最后又匆匆看完书评,许多感慨:主要是对于学术著作的复杂感慨、对文化人类学这新兴学科感到好奇、对《美国的民主》此书感到太空洞简单... 真正地去研究一个高度文明又复杂的现代国家是多么困难,虽然取舍之下,但觉得要讲的还远远不够..

评分

日本人真是个奇葩的民族啊 写的是那么回事 随意改变道德标准 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好意背上负担 最害怕的是被人看不起......

评分

日本人借助两三种古老的传统而保持平衡。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负责”精神,亦即他们所说的自己负责擦掉“身上的锈”。正如佩刀者有责任保护刀的光洁。在某种意义上,刀并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的比喻。这种刀,乃是在更加自由、和平的世界也能保持其光洁的象征。

评分

日本人借助两三种古老的传统而保持平衡。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负责”精神,亦即他们所说的自己负责擦掉“身上的锈”。正如佩刀者有责任保护刀的光洁。在某种意义上,刀并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的比喻。这种刀,乃是在更加自由、和平的世界也能保持其光洁的象征。

评分

对日本文化解读的很细致深入,非常值得揣摩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