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佛岁月

我的哈佛岁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 等。

李欧梵先生被学界认为是继夏济安夏志清之后海外研究现代文学的的第二代华人学者。他常自喻为“狐狸型”学者,因为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其著作更是纷芜庞杂,极尽"狐狸"之所能。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被神化的鲁迅还原成"人"。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其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在某种意义上,李欧梵并非甘于固守书斋学院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现代性理论是他的"手术刀",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欧梵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8161527
丛书系列:李欧梵作品
图书标签:
  • 李欧梵 
  • 传记 
  • 哈佛 
  • 文学 
  • 学者自传 
  • 求学岁月 
  • 人物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60年代留学哈佛的中国学生是怎样修炼成“精”的?李欧梵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种种古怪行径显示了一个貌似与哈佛大学格格不入却到处占便宜的“自由灵魂”,教你如何在顶级学府中既离经叛道,又充分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即使在今日的大学,对今日的学子来说,数十年前老哈佛人的求学宝典依然管用,甚至可能比一些所谓的诀窍更有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16年10月27日,本周考试周,但只有两门课要考试,Sorensen教授的Censorship随堂考,儿童文学的小论文也写好了。昨天便潜入新亚书院的钱穆图书馆,忙里偷闲,看一本中文书——现在正在中文大学任教的李欧梵先生的《我的哈佛岁月》。由于读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版本,没有删节...  

评分

李欧梵:作为狐狸的一生 文/孤云 《我的哈佛岁月》/李欧梵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清水湾畔的臆语》/李欧梵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作为“他者”的李欧梵 读书如坐地铁,到达终点之前必要一站一站地经过。李欧梵对我而言,也是一个站点。一度迷恋李...  

评分

李欧梵是我很敬重的一个教授。大学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李小红老师的现代文学史的课。她推荐了李先生的《铁屋中的呐喊》,是一本关于鲁迅的专著。后来写了一遍读后感,还得到李小红老师课上的表扬。从那之后才知道李先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很有建...  

评分

在读《汪曾祺书信集》时,在汪老写给施松卿的“美国家书”部分,提到了聂华苓的女婿李欧梵,看到有人评论李欧梵的《我的哈佛岁月》,特地找来看了,也算是读书时一个小惊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欧梵,但大多数人肯定都知道《纽约客》、《台北人》的作者白先勇,而他们在台湾大...  

评分

这本书刚出版,我就在九久的主页上看到过,当时便感应到这本书值得一读,只是受困于高三学业,实在无暇顾及,时间一长竟也忘了。上个月生日那天吃饭时和老范闲聊中提起李欧梵便又想起了这本书,略感惭愧,差点错过了他。只是高三时渴望这本书带有点迁怒于中国教育的情绪,现在...  

用户评价

评分

羡慕。许个心愿:此生有机会做一名哈佛学生,无论什么形式都好。希望愿望早日成真。

评分

求学不易。要是一生能保持大学求学的态度,一定有所成。向在哈佛做中国学问的学者致敬,不管是华人还是外国人。

评分

推荐!比较风趣的学人自传。这本书适合读者了解美国大学研究的学风。李欧梵很实诚,坦言图书馆自习是为了可以看美女,而且似乎有点自命不凡地暗示,为人师很受女学生欢迎,只不过自己很自律把持住了。他也承认自己学术专注力不够(狐狸型)。 扣一星是因为,作为大陆版书而且是再版,书中学者的译名都不符合通译,比比皆是,哪片是备注一下也没。

评分

求学不易。要是一生能保持大学求学的态度,一定有所成。向在哈佛做中国学问的学者致敬,不管是华人还是外国人。

评分

从跨界多识、涉猎广博的角度,哈佛真是专心做学问的好地方啊,写得有趣,是《上海摩登》之后读的第一本李欧梵,先生治学的方式有很多可学习的地方,受教了。他笔下的老一代学人太可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