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个官僚家庭。1949年发表长篇小说《假面自白》,确立作家地位。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裁。一生共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及18部剧本。代表作品有《虚假的告白》、《潮骚》、《春雪》、《志贺寺上人之恋》、《金阁寺》等。
其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
小说《金阁寺》是三岛独特美学观成熟的标志之作。小说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青年沟口醉心于金阁寺之美,又认为“金阁不朽的美丽,却飘荡着死亡的可能性”,最终一把火烧掉了金阁寺。
看完了《我是貓》,還算蠻有趣的一本書。常常會看到放聲大笑,即使在生活中也難得這麼開心了。然而結局卻寫成那個樣子,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接下來帶著一種硬著頭皮地心情拿起《金閣寺》。稍微看過中譯本日文小說的都知道大陸的日譯被兩個人壟斷。川端康成的《雪國》是葉渭...
评分我每年都会重读一遍《金阁寺》。 《金阁寺》是我看的第一部三岛的作品,大学时读的唐月梅的译本。受当时的流行哲学影响,我读了很多类似哲学类的小说。所谓哲学类的小说,就是不是单纯的叙事,而是夹叙夹议的,抒发作者观点的小说。昆德拉的书都是这样的。这样的手法流行于现...
评分沟口对金阁纵火,就是艺术家对美复仇。 1. 少年沟口因为“美”这种颇有些虚无主义的问题就可以决心和金阁一起殉情,不论怎么想,他也不是个单纯清爽的寺院小沙弥,无论怎么想他都太怪异了。三岛为这小说做了最精细的调查,把事件的外表还原到了完美的程度,包括鹿苑寺相关的种...
评分《金閣寺》: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 三島由紀夫認為作家不能擺脫作品的世界而存活。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可以說是一場有預謀的、輝煌的自殺。而這自殺行為關係至三島作品或其人生中三個重要的關鍵詞:毀滅、美、男性。而前兩者無疑是《金閣寺》的重要主題...
评分总的来说,每一种中文译本都有不少问题。其中林少华翻译的青岛版有好几个误译(如开篇第二段主角父亲在他人恳求下出家,竟误为「由于他本人再三请求」),但却比较忠实原文;而大家经常称赞的台湾星光版,反倒「二次创作」的倾向最明显。 (有趣的是,林少华翻译的大陆版村上...
心理太变态了,变态得有点讨厌。那个柏木简直内心扭曲。美的东西都毁灭了,就像鹤川和金阁。看完以后居然不高兴,居然希望主人公被烧死,见鬼啊。就我目前所读到的日本文学(小说),特别喜欢大段大段的不着五六的心理活动,有的段落读完以后——这都特么的想说什么????喜欢用散文,没有什么对话。恍如新海诚的动画浮现。
评分这本书所描绘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内心世界,借由金阁寺剖析给众人品尝。那些令人着迷的内心深处的沟壑纵横的黑暗与光明,借由无数的明喻与暗喻形成不见的高墙与大海,让男主最终成为了可以主宰他自己世界的人。当他说金阁矗立在于他和他自己所立实现的人生之间时,他感觉了自己是谁也看见了世界的边界。当他烧了金阁,他不去死,一场幻觉与高潮,就此落幕。但人生大梦才刚刚开启。“这就是我的礼仪,我的面对那五月的鲜花、充满自豪感的制服,以及明朗的笑声的礼仪。” 相较川端康成的温柔细腻,大爱三岛由纪夫的神秘不可测。
评分反正我看到的只有丑恶。其实就是对南泉斩猫故事的新编,为了让美永远留存在心中,不如直接将其毁灭…这真的是禅宗的智慧吗?按照这种逻辑,希特勒应该很爱这个世界?
评分关于一切认知到达极致的逆转,尤其是美
评分这本书所描绘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内心世界,借由金阁寺剖析给众人品尝。那些令人着迷的内心深处的沟壑纵横的黑暗与光明,借由无数的明喻与暗喻形成不见的高墙与大海,让男主最终成为了可以主宰他自己世界的人。当他说金阁矗立在于他和他自己所立实现的人生之间时,他感觉了自己是谁也看见了世界的边界。当他烧了金阁,他不去死,一场幻觉与高潮,就此落幕。但人生大梦才刚刚开启。“这就是我的礼仪,我的面对那五月的鲜花、充满自豪感的制服,以及明朗的笑声的礼仪。” 相较川端康成的温柔细腻,大爱三岛由纪夫的神秘不可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