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瀋從文(1902—1988)

著名作傢、曆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鳳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嘗試用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傢”。1949年以後,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堅持以實物為依據,綜閤材料、形製、紋樣的發展與聯係,走自己獨特的研究道路,成為新中國文物鑒賞與文物研究的先驅者,取得瞭堪與自身文學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楚塵文化
作者:瀋從文
出品人:楚塵文化
頁數:4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15
價格:1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659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物 
  • 曆史 
  • 瀋從文 
  • 藝術 
  • 文化 
  • 繪本 
  • 植物 
  • 楚塵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編輯推薦:

★瀋從文數十年文化、藝術、考古、鑒賞、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瀋從文常年與文物為伴,結閤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而總結齣的經驗,值得文物愛好者藉鑒。是文物鑒賞、收藏的必讀書。

★數百幅精美圖片,以圖注文,直觀呈現不同時代文物風貌。

★大傢經典之作,由名傢陸智昌設計,裝幀精美,值得珍藏。

內容簡介:

1949年以前,瀋從文是作傢,寫瞭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1949年後他轉行做瞭文物研究專傢,和壇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間的專注和投入並不比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少,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澱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

本書即收錄瞭作者“另一半”創作:鑒賞文物的心得和對藝術的感悟。包括四十幾篇筆記、隨筆、講稿和學術文章,涉及器皿、織錦、服飾、書畫等類,還談瞭個彆地方的民俗文化。從中不僅可以飽覽豐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藝術,也可尋覓瀋從文離開文學圈後的生命軌跡。

媒體及專傢評論:

從寫小說到改治文物,而且搞齣豐碩的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瀋先生個人說,無所謂得失。就國傢來說,失去一個作傢,得到一個傑齣的文物研究專傢,也許是劃得來的。但是從一個長遠的文化史角度來看,這是不是損失?如果是損失,那麼,是誰的損失?誰為為之,孰令緻之?這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汪曾祺

從文暫不寫小說而專心文物考古,是迫於分工的需要,絕不是改行……(從文)在曆史文物考古方麵的卓越成就,也隻會提高而不會淹沒或降低他的文學成就。

——硃光潛

瀋老在考古學方麵的成就並不低於他在寫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瀋從文論》)

瀋先生的學術性論文,多半以文物圖像為主,並選文獻材料加以論證,判斷是非,因博聞約取,筆下多有齣人意料之創見,為專傢和一般讀者所共賞……以大量的齣土文物和傳世文物,如繪畫、陶俑、雕塑、石刻、磚刻等藝術品和史誌記載為依據,詳細論述瞭各個朝代的各階級、各民族的服飾式樣和特點,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狀況和作用;並且解析瞭各階級、各民族在不同時期對服飾審美的不同觀點和演變。對於服飾文化同其他方麵的相關問題,也作瞭較廣泛深入的探索,提齣瞭許多新問題和新見解,其成就是多方麵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學之用。對工藝美術設計,對於古代文學藝術的注釋和研究都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本書的齣版,在物質文化史的研究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探討上,無疑是個新貢獻,在實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齣瞭可資藉鑒的榜樣。

——王亞蓉、王序(《瀋從文和他的服裝研究》)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那个艰难岁月,我们无疑在文学上失去了沈从文,却在文物研究上意外地收获了沈从文。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建国后当代史,便不难明白,与沈从文同时代的文人除了帮忙和帮闲,能秉持独立立场的人有几何?在连沉默的权利都能剥夺的年代,如何说真话?何能如萨特...

評分

作者:王 俊 当代国学大师王力先生将书房命名为“龙虫并雕斋”。意为学术研究上屠龙、雕虫皆不放过,倾力而行,殊途同归,皆可功成。天分高,学养深是学者安身立命的根基。融会贯通者,必有专注之力,惟其专注,才能传递出希望之光。 自评为“中国契诃夫”,以文学名世的沈从...  

評分

汪曾祺先生当年曾对沈从文放弃文学改行文物担心——沈先生能不能搞出名堂,作为学生,汪曾祺觉得老师缺乏“科学头脑”。后来汪曾祺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发现沈先生“能把抒情气质和科学条理完美地结合起来”。沈从文1949年后因种种原因由一位作家变成了文物专家,及至到晚年...  

評分

在中国作家中,曾经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是沈从文。沈从文于1988年5月在北京辞世,距离当年诺贝尔奖评选揭晓仅剩几个月。 “诺贝尔文学奖只能颁给依然在世的当代作家。” 82岁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是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五人评选委员会成员,他表示,以湘西凤凰为文...  

評分

“名岂文章著”,文坛是一个复杂的圈子,很多大家记得住的牛人往往不是因为他的文章本行,而是风流韵事、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和某些朗朗上口的零星句子。这些只是容易烟消云散的东西,看上去很美,但基本没有任何营养,文为心声,透过文字看作者在他所处时代的欢喜悲欢,也...  

用戶評價

评分

因為對漢服感興趣而讀,卻有意外的收獲。大部分文章都較易通讀,隻是後麵那篇講《遊春圖》的行筆怪異,過多的中國古代繪畫知識粗暴羅列,讓人讀得喘不過氣來。

评分

——“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瀋從文從一個作傢罵成瞭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三十年,瀋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寫瞭序。人事變幻,雲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曆史。”

评分

當時覺得取名怪得很,看完纔知道,曆史的遺留都是最普通的載體。

评分

文學傢瀋從文轉行做文物研究,近四十年的思考結晶,濃縮在這部美麗的書裏麵瞭。

评分

一本非常漂亮的大書,旁徵博引,考證精細,包羅萬象。涉及的東西也很趣,還有實物彩圖的佐證,感覺對寫古風小說大大有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