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兵史》是历史学家雷海宗写于1930至1940年代的一本学术名著。这本书诞生后曾广受推崇,先后有多个版本,最初的版本都叫《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央编译社2017年的新版本改用了《中国兵史》这样一个书名,似乎主题更为简洁明了。 这本书影响巨大,因为...
评分本书并不是标题展示的一本论著,而是作者的几篇小论文的合集。这几篇文章写于抗战刚刚结束之时,在特殊的历史节点审视历史,自然有不同的观察视角,甚至有时也不免极端。 第一篇中国的兵是本书的主体,作者沿述了从春秋时代直至汉代的兵制发展历史,作者提出,早期的中国士大夫...
评分1 《中国兵史》是历史学家雷海宗写于1930至1940年代的一本学术名著。这本书诞生后曾广受推崇,先后有多个版本,最初的版本都叫《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央编译社2017年的新版本改用了《中国兵史》这样一个书名,似乎主题更为简洁明了。 这本书影响巨大,因为...
评分1 《中国兵史》是历史学家雷海宗写于1930至1940年代的一本学术名著。这本书诞生后曾广受推崇,先后有多个版本,最初的版本都叫《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央编译社2017年的新版本改用了《中国兵史》这样一个书名,似乎主题更为简洁明了。 这本书影响巨大,因为...
评分1 《中国兵史》是历史学家雷海宗写于1930至1940年代的一本学术名著。这本书诞生后曾广受推崇,先后有多个版本,最初的版本都叫《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央编译社2017年的新版本改用了《中国兵史》这样一个书名,似乎主题更为简洁明了。 这本书影响巨大,因为...
通过兵的角度来反映中国历史,贵族为兵,与流民为兵的差别
评分2017-39:从征兵制到募兵制,兵者地位愈低,社会尚武精神愈退。从春秋讲武德到各朝代杀俘,武官的军权一步步被文官压制。作者所处长沙被日军攻陷之际,自信国不灭,中华民族受一番刀兵水火的洗礼才可创造民族新生。“义教是文化的起点,军训是武化的起点”从军事讲到历史再到文化,再到外国军政...颇多不可理解之处,着实需要大的历史储备,多年以后该再读再品。
评分传统的、宗教的中国与现代的、孱弱的中国之分周。反计生,重武德。
评分我隐隐觉得作者方向正确可是没有抓住尚武精神的重点
评分春秋:全体贵族文武两兼,平民不明。战国:平民也可获得军功,文武开始分离。汉初:全民当兵,有钱人可以让别人代替。汉武:开始较大比例用游民罪犯当兵。此后兵的地位不断下降,战斗力也持续下降。因为写于风雨飘摇的抗战期,作者试图用研究古代兵史窥探民族未来,思考的角度自然不同寻常,大时代背景影响下的信心和焦虑都显得很感人。大概是因为研究军事的关系?行文里没有多数文人的自命清高,反倒有诸多反思批评,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