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瑞典名字是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教授、作家和摄影家。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学留学,此后曾数十次到中国访问。1971年起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
“在这部作品里,我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在中国两年的所见所闻。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青涩的西方青年人,处于对所有事情都似懂非懂的一个奇怪的中间状态。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革命成功了,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为什么人民还会挨饿?今后怎么办?没有人知道。作为一个局外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讲述了我怎么样从把中国视为洪水猛兽、在很多方面都厌恶她到比较好地理解她———最后不顾一切地爱上她。这是由于我接触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字、音乐和结交了很多不同个性的人。”
半个月前在上海古籍书店一楼翻到了这本书,装帧很精美,吸引到我的首先是书名的副标题——中国记忆1961-1962,熟悉新中国史的朋友应该很清楚,1961年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那时候中国的情况很坏,但远未到最坏;其次吸引到我的是本书作者——林西莉,对我来说是个...
评分王迪三十岁的时候,从广播里听到管平湖演奏的曲子,被深深地感动,他找到管平湖拜他为师。从此他们一直密切合作,直到管平湖1967年去世。她接过他手中这份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在我第一次回国之前,古琴研究会安排了一次考试。我在北京二十多位古琴专家面前演奏了《良宵》《平...
评分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关于中国的第三本著作(另两本是《汉字王国》和《古琴》),记述了她当年作为北京大学留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在中国两年的所见所闻,配以250多幅她拍摄的照片。对于林西莉来说,那个年代的中国是另一个世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 《汉字王国》...
评分王迪三十岁的时候,从广播里听到管平湖演奏的曲子,被深深地感动,他找到管平湖拜他为师。从此他们一直密切合作,直到管平湖1967年去世。她接过他手中这份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在我第一次回国之前,古琴研究会安排了一次考试。我在北京二十多位古琴专家面前演奏了《良宵》《平...
评分刚刚读完了林西莉所写的《另一个世界》,她是瑞典最知名的中国通之一。书中描述的是她在1961--1962年两年间的见闻。那么大那么厚的书实际上只是她在上海、苏州、杭州、广州、武汉和洛阳逗留几天的游记以及在北大校内外的生活随笔,里面有一些大幅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照片。不过...
作为作者留学时期的回忆录不应关注中华文化而更多的应该关注那个时候的政治斗争,真是太可惜了。斗争往往都是从侧面反映的,作者学古琴,古琴协会的艺术家在压迫环境下的讲究与乐观、从容与淡然着实令人心惊。
评分#2016122# 2016年度最佳
评分叹为观止!老腊肉害国害民。
评分读完之后忽然想到的,也许我们还是有诸多的不满,但是不能否认,这几十年的建设和进步。
评分读完之后忽然想到的,也许我们还是有诸多的不满,但是不能否认,这几十年的建设和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