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回忆录 英国文学 埃利亚斯·卡内蒂 文学 英国 卡内蒂 埃里亚斯·卡内蒂 自传
发表于2025-02-25
获救之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内蒂享誉世界的三部曲回忆录的第一部,记述了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这套三部曲回忆录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传记作品。在三部曲回忆中,作者追溯自懂事起,直至成年后发表第一部作品的横跨30多年的生活,学习,思考历程。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德语作家,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卡内蒂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难以归属”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6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次年丧父,随母亲迁居维也纳。他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法兰克福读完小学和中学,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并获得英国国籍。
尽管一生萍踪不定,但正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言,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自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终生将德语作为自己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迷惘》,剧本《婚礼》《虚荣的喜剧》《确定死期的人们》,政论《群众与权力》,游记《马拉喀什之声》,散文“耳证人》,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卡内蒂获得的重要奖项还有毕希纳奖(1972)、赫勃尔奖(1980)等,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我身上兼具卡内蒂和他母亲两个人的性格特征:骄傲自大与控制欲极强。沉湎于文字,竟养成了我对世俗的轻视。最近被打击的狠了,正是半梦半醒时。“你们…幸福而文雅地穿过他们的贫穷,你们把他们留在身后,让他们继续与生活搏斗”。这句话,仿佛在鞭打我的过去。
评分我身上兼具卡内蒂和他母亲两个人的性格特征:骄傲自大与控制欲极强。沉湎于文字,竟养成了我对世俗的轻视。最近被打击的狠了,正是半梦半醒时。“你们…幸福而文雅地穿过他们的贫穷,你们把他们留在身后,让他们继续与生活搏斗”。这句话,仿佛在鞭打我的过去。
评分"我后来所经历的一切,都曾在鲁斯丘克发生过。"
评分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作者的理性分析真的好多啊啊啊啊啊。也没有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推动着。读起来有点乏味,人物也不是描写的非常生动。但是特别的描述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母亲,有点意思。最后对儿子说的那一段话,也让我深感赞同。
评分读了李银河自传的开头,提到这部书。对母亲的描述留下深刻印象。迷人的危险的母亲。
尽管贵为诺奖得主,但“埃利亚斯•卡内蒂”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仍然很陌生。 印象里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还是在一件有关斯蒂芬•茨威格的轶事里。当时已经极富声望的茨威格遇见了初出茅庐的卡内蒂,在阅读过后者的书稿后,他希望后者可以去谋求一份来自于乔伊斯...
评分阅读前,查了查评价,基本认定,这厚厚三卷,关于“中欧文学圈那点事儿”。可真读起来,到第三本才嗅着“那点事”的气息。前两部,很私密,也琐碎,东邻西舍,甲乙丙丁。喜欢窥探文学名人隐私的,恐怕有些失望。不过,我爱的,恰是这个。写名人易,写平民难。所以我惊叹《单纯...
评分准备读第二、三本 因为这第一本读来让人即亲切又遥远 实在是难得的独特 如果说老卡想怀念什么 人、时间、故乡 我想他还是渴望一种同性的爱 具体说是一种父辈的爱 这在他的童年失落已久 早逝父亲的谆谆教诲 可是矛盾的是在其他父辈那里没有他需要的 甚至是厌恶的 也因为怀念这独...
评分 评分1、阅读一本传记最好的方法首先要忘掉这位传记的主人公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是伟人、英雄、成功的商人或骗子、刽子手之类的都不重要,阅读一本作为文学的传记——垃圾书畅销书不再此列,最重要的不是去为他今天的成就寻找他成长历程中所谓的理由,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去目睹一...
获救之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