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幼八,1942年生于东京三田。一岁时全家移居中国东北,抗战胜利后由中国养父母抚养长大,1958年回国。1966年进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总部事务局,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全面投身于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群众运动。之后也一直从事日中翻译工作,为两国的交流服务。六十九岁退休,七十岁开始撰写回忆录《何有此生》,完成日中两个版本。
他是一名“老日中”,即日本的日中友好活动家。
他曾与唐家璇同场做过翻译。唐家璇主动介绍他说:“中岛先生长期从事日中友好工作。”
他始终对中国怀抱感恩之心,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中日两国友好做见证。
中岛幼八,曾作为日本遗孤在中国生活十五年。一岁即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牡丹江省宁安县。战后,他没有随亲生母亲返回日本,而是凭着自己的意愿,和中国的养父母一起,度过了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的童年生活。他的养母和养父都是勤劳淳朴的中国农民,这塑造了中岛幼八朴实坚毅的性格。十六岁回到日本后,中岛幼八凭着这种性格成功地适应了日本社会,并始终实践着自己终生为日中友好而努力的人生理想。
小时候在东北,日本遗孤的故事会经常听到,也许是因为这些故事和遇到的人,始终没办法把和蔼可亲的老奶奶与731部队遗址里描述的日本鬼子联系在一起。 在这本书里,缓缓展开的是亲情,友情。记得晓说有几期是在讲战争过后发生的种种,这个角度其实很特别。我们的历史除了王侯将...
评分201604本 看完这本书 让我体会到那个年代中国人给予日本遗孤的种种温暖 让我觉得倍感心酸 还有作者养母说过的话 也触动我的心 何有此生这名字真好
评分关于作者回日本的动机,大概是因为他的老师跟他说,劝导他回日本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 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心里有点讨厌那个老师。 因为作者从小在中国长大,连日语都不会说,养母对他那么好,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他在中国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生母写信让他回日本他都...
评分小时候在东北,日本遗孤的故事会经常听到,也许是因为这些故事和遇到的人,始终没办法把和蔼可亲的老奶奶与731部队遗址里描述的日本鬼子联系在一起。 在这本书里,缓缓展开的是亲情,友情。记得晓说有几期是在讲战争过后发生的种种,这个角度其实很特别。我们的历史除了王侯将...
评分关于作者回日本的动机,大概是因为他的老师跟他说,劝导他回日本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 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心里有点讨厌那个老师。 因为作者从小在中国长大,连日语都不会说,养母对他那么好,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他在中国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生母写信让他回日本他都...
朴素,感人,看到后面一直在哭。只不过,16岁的作者就这么离家而去,最伤心的应该是养母吧。
评分不能作为文学作品来读,可怜一个老人的心愿,真是平实感动
评分很可惜回国后的个人经历语焉不详,但前半部分读来很是亲切,由于政治原因,东北地方史研究水平一直很低,只能靠这类回忆录补足。
评分和平最坚固的理由
评分已购。就口述史而言,几乎没有多少价值。作者的身份明明如此特殊,可落到纸面上的内容却平淡无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