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教材。本书是梁衡先生五十年写作生涯中,关于如何读书、如何写作的文章结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阅读",收发了梁衡先生的读书心得,有些文章当年一经发表就引起轰动,既适合文学爱好者引高阅读水平,也适合中学生大学生拓展阅读视野。第二部分是"我的写作",梁衡先生既是记者编,也是散文家,这一部分收录了他的一些文学评论、新闻写作方法及文学理论研究。能帮助不同层面读者提高写作水平。第三部分是"序与跋",是梁衡先生近年来为自己的图书及其他人的图书所写的序和跋。
本书中的文章几十年来散见于各大报纸刊物,这是头一次结集出版,内容翔实,装祯精美。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好书。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曾经就在我眼前--林宥嘉《你是我的眼》 画画与写作的创作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有激荡的热情,会倾诉。梁衡在《我的阅读与写作》中描述这...
评分我是最近一年才开始对自己有要求,要多读书的,其目的就是感觉知识的贫乏,为了“精神生命的成长和延长,更为了下一代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个榜样…”很庆幸在书店的里遇见了这本书,遇见了梁衡老师,光看书名,就是我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是上篇,几乎通读两遍,并做了相...
评分读村上春树的作品的时候,相对于他的小说,更喜欢他的散文集,《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读几遍也觉得有新意,开酒馆通宵不睡觉地忙活,写小说宛如天启一般,说跑步就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这样的人物显而易见地比小说里辗转漂流、心灵无有归处的少年、中年人们更可爱一点。 ...
评分20160801 我的阅读与写作读后感 1. 主题阅读之阅读中,选书过程中,偶然从当当网的推荐里购买,较新的出版日期,2016年3月,豆瓣的书目是我添加的。 2. 在《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之后,有点郁闷的情况下,随手翻开放在桌旁的本书,因为前者无情的反应了我的阅读匮乏,书里提...
评分被书名和装帧吸引了,这本书是梁衡所发表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心得合集。阅读是思考,写作是创造,借用作者的话说,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书中妙论很多,比如检验书优劣的方法是抽读,而不是全读完,一本书随便抽一页,都能吸引人,才能称得上是好书,所谓通篇锦绣,字字珠玑。
评分初中时买过梁衡老师的《把栏杆拍遍》,可惜当时没有读书的习惯。八年后看梁衡,深觉书架上是一个多么值得请教的老师。梁衡先生是新闻和文学工作者,需要同时和两种不同的文风打交道,前者写实、干脆利落,后者讲求美感。让我对梁衡老师增添几分敬意的部分,不是别的,竟是他对科学的看法。不禁想看看梁衡老师的科学小书。整本书读下来酣畅淋漓,十分痛快。没有划重点,因为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后来再看,脱离文章的大局看单独的句子也会少了几分原有的气势。虽然有些内容略有重复,引用的名篇局限在《岳阳楼记》之类,但能将作者的只言片语记在心里躬行足矣。学习写作的重要目的是学会将所思所想精准表达,如福楼拜所言,“只能找到唯一恰当的词语。词汇和美文的积累是基础,需要借助适当的背诵。心中一桶墨,笔下一杆墨。读得多才能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评分I
评分为文还是很真诚的
评分“当你胸中鼓荡、翻腾,如风如火,如潮如浪,想喊想叫时,这就是诗的感觉,但是不去写诗,移来为文,就是好文章。”~梁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