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民族主義 人類學 本尼迪剋特·安德森 政治學 社會理論 政治 美國
发表于2025-02-03
想象的共同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作者將比較史、曆史社會學、文本分析與人類學融於一體,提齣一個解釋民族與民族主義問題的具有哥白尼革命特質的新理論典範,把民族、民族屬性與民族主義視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作為研究起點,而民族這種特殊的人造物就是“想象的共同體”。接著論證瞭民族主義是如何從美洲最先發生,然後再嚮歐洲、亞非等地逐步擴散的曆史過程。
本尼迪剋特·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當代重要的民族主義理論傢。1936年齣生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1941年,為躲避日益升級的中日戰爭,隨全傢離開中國。1953年,安德森進入劍橋大學求學,主修西方古典研究與英法文學;1958年遠赴康乃爾大學投身喬治,卡欣門下,專攻印尼研究,之後又將研究 目光轉嚮其他東南亞國傢。1983年,齣版民族主義研究經典著作《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一書。除《想象的共同體》外,其他著作還有:《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世界》《革命時期的爪哇》《美國殖民時期的泰國政治與文學》和《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等。
一個範型。一年裏頭來迴讀瞭幾遍,但是如何在一個“現代”的世界安置“中國”,依舊還是個問題。當然本不必汲汲於此,安德森的論述必定從自己的角度、語境來進入,至於中國自己的論述,應該藉鑒的是安德森的方法。此外,是否存在黑格爾的影響?保留此一問題繼續讀開去。
評分本書可謂民族主義言說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它打破瞭民族主義解釋中的客觀要素決定論,強調民族認同中的主觀能動的一麵,尤其突齣“印刷資本主義”在整閤民族認知上的決定性作用。安德森的民族主義論述,處處打上瞭殖民地經驗的烙印,不誇張地說,“想象的共同體”之所以可能,正是帝國解體和殖民主義衰落的産物,正是殖民地的“棄子”或被奴役狀態激發瞭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新的社群認同的創造。但安德森的“想象”理論對中國這種原生性的民族主義的解釋力則較弱,他的書中也缺乏對中國經驗的深度關照(要說深入理解這方麵的中國經驗,還是葛兆光教授的《宅茲中國》講得透闢)。本書文辭華麗,敘事極其精彩,展示瞭作者深厚的“文化資本”,以學術界同行評議的話語來說,堪稱“優雅”。推薦!
評分文末吳叡人的譯後記真的“彆有滋味”。
評分文末吳叡人的譯後記真的“彆有滋味”。
評分對東南亞曆史瞭解不夠的情況下讀著是很有壓力的,因為作者在舉例時往往迅速在不同民族國傢之間跳切,所以結果就是,雖然篇幅不長,要完全跟上節奏卻並很不容易,好在主要的觀點都會非常明確清晰地列齣來,對於民族主義齣現的原因和發展的曆史是一個總括性的介紹。不過看的時候也在想,對應當下多多少少已經有些不夠瞭,即使附加上他在國內的兩場講座也不夠,尤其是印刷資本主義的部分,本質應該是媒體技術的革新,放在當下來看,這革新已是發展到瞭互聯網技術和電子産品的階段,民族主義也在這個過程中開始被軟硬件更進一步形塑,就比如說在提到華人時強調“主要都用微信”,也確實微信在深刻影響著很多華人的民族主義想象。隻是還不清楚目前有沒有在這個方嚮上進一步分析的文章。應該有吧。
如今“民族国家”已成为现代政治文化领域中最普遍为接受的叙述个体。个人被纳入民族群体中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被烙上“国籍”的印记,这如我们出生时间地点、性别等特征一样。但是信仰体系与这种与生俱来的特征不同,国家政权可以通过一些列的措施和手段将其改...
評分 評分之一:民族是什么 民族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在谈论民族的概念与定义时,引用了一些学界对民族以及民族主义的既有看法: 同情民族主义的学者汤姆·奈伦在《不列颠的崩解》一书中如此写道:“‘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如同...
評分之一:民族是什么 民族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在谈论民族的概念与定义时,引用了一些学界对民族以及民族主义的既有看法: 同情民族主义的学者汤姆·奈伦在《不列颠的崩解》一书中如此写道:“‘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如同...
評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其实可以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也可以参阅叶普·列尔森的《欧洲民族思想变迁:一部文化史》或者其他学人的著作。由于我现在住院,手头资料匮乏,因此以下叙述基本以安(liu)德(zhong)森(jing)为主。 中世纪以后拉丁文的衰落与宗教革...
想象的共同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