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20世纪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以其无比渊博的学识、才华横溢的文笔、惊世骇俗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权力分析与社会理论、新文化史、刑罚史、身体史、性史、女性主义与酷儿理论,以及文学与艺术批评等各种时代思潮。
任教于法兰西学院后,福柯在1970年代末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研究性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后来出版三卷本的《性经验史》(或译为《性史》),成为国际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学术引用率最高的十本著作之一。
《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在本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自16世纪末以来在用科学方法研究性的话语中规训身体的权力机制的历史知识、权力、意志,走出现代的获救的希望是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在这里,欲望和快乐不是被压抑和克制,而是被加以适度的控制和恰当的运用。在《性经验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
《性事的历史卷一:求知的意志》导读 -福柯的权力分析与对现代法学的权力批判 江玉林 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本文使用的版本是德文译本:MichelFoucault,Der Wille zum Wissen. Sexualität und Wahrheit 1. Ü bers. v. Ulrich Raulff u. Walter Seitter. 1. Aufl., suhrkam...
评分《性经验史》究竟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它究竟说了些什么。光看名字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是阅读完整个著作,怀着最初粗浅动机的人肯定是要失望的,但是从严肃的学术角度来看这部著作,则它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它不是一部行为史,也不是一种现象史。用福柯自己简单的话来说...
评分作为文化的《性经验史》 ——读[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札记 1.道非道,非常道。福柯的《性经验史》也为一本关于性非性,非常性社会权力与话语的研究。关于这一点,福柯本人也反复解释:它们既不应该是一种行为史,也非一种现象史,而是一种“性经...
评分重读选择了英文版,总体说来,这次阅读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冲击感了。 p17 The seventeenth century,then,was the beginning of an age of repression emblematic of what we call the bourgeois societies,an age which perhaps we still have not completely left behind. ...
评分几个月前,为了处理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同性恋问题,非常艰难地啃完了福柯的《性史》,实在可谓不求甚解。特别是《性史》的第一卷,读得不知所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能真正理解“福柯式书写”背后的思想关怀所在。最近在大量阅读了福柯的访谈、杂文、评论和演讲稿之后,我...
对“坦白”、“节制”有了全新的认识。译文翻译得冗长拗口,加深阅读难度,第三卷基本没读多少。
评分标记第一册《认知的意志》 福柯并没有直接否定弗洛伊德、拉康之流的“压抑——解放”假说(“性”也可以是生产性的),他只是认为在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多样的关于“权力——知识——快感”的体制,关键要找出话语生产、权力生产和知识生产的机制、策略与要求。其中,话语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坦白”技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真理言说方式,这就是近代的“性科学”(聆听的技术、因果性的公设、潜伏性原则、解释的规则、医疗化的律令)。 “性”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处在两条“权力”轴线的交叉点上,一方面,“性”属于身体的规训;另一方面,它属于人口的调节,这共同构成了一种有关“性的”生命政治。
评分第一卷。 太丰富,但对我来说也太难读:译文的缺憾、对例证的生疏、思想的幽深复杂,都难以掌握。但依旧能时时感受到他的锋芒、他的讽刺、他的磅礴和无数人所未发的观点,毕竟他是福柯。
评分第一卷。 太丰富,但对我来说也太难读:译文的缺憾、对例证的生疏、思想的幽深复杂,都难以掌握。但依旧能时时感受到他的锋芒、他的讽刺、他的磅礴和无数人所未发的观点,毕竟他是福柯。
评分第一卷。米歇尔·福柯人生后期的代表作,当然仍然围绕话语和权力展开讨论(一直都是), 将性精辟总结为西方世界二百年来“被谈论得最多的秘密”,一反人们普遍认为的性话语被压抑的“常识”。福柯反精神分析,也没有弗洛伊德的激进,作为一个思想史学家,他把基督教的忏悔和坦白与现代医学中的现象联系到一起,感觉与《规训与惩罚》有相似之处。 虽然文本的理论性仍然很强,但总之比《词与物》这些早中期作品好懂的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