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颱北。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餘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韆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曆史的通論方麵,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本書係由錢穆先生講述之史學精神和史學方法、中國曆史上的政治、國防、教育、地理與人物、道德精神七題,經先生親自修潤而成。錢穆先生以淵博之史學涵養、敏銳之剖析能力,使讀者得窺中國曆史文化之堂奧。
編輯推薦:
1. 本書由講稿整理而來,語言平實易懂。
2. 中國曆史源遠流長,其間治亂興替,波詭雲譎,讀罷此書,可啓發讀者對其有一係統之把握。
3.史學精神、史學方法、中國曆史上的政治、經濟、國防、教育等均為治中國史必通曉之內容。讀者可由此書,一窺中國史之概況。
4.錢穆先生在書中講述瞭幾個中國曆史上非功勛卓著卻極能代錶中國人精神之人物,讓人印象深刻。
花了一周的时间,我慢慢地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触良多。这本书虽然写于民国时期,其中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也都是针对当时,但读过之后,我想说这书中的提及的问题时至今日仍存在着,而且其问题之弊也更加凸显。我虽没有很深的历史积淀,但也对中国历史充满敬畏,以往我学过的...
評分“中国人自己团结成一个民族,创造成一个国家,五千年到今天了,请问!若我们不了解过去的五千年,又何能了解今天的中国。” 这是钱穆在书中的第一讲《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的质问。” 我们要复兴中华文明,首先要了解过去的中华文明,这是复,是兴的基础,那如何复的方法,...
評分 評分理科生,不曾读过几本书,看先生著作,句句振聋发聩!!! 在这个媒体时代,非常容易被媒体,舆论,流言误导,掩人耳目。读了先生的著作,方知我中华民族之伟大。 作为一名大学教员,对教育学生学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天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我们的教育已经出...
評分高考的时候,出题人常引用钱穆先生的话,常被考死,只听说是个了不起的学者,史学大家,却一直没有重视其人,而后《国史大纲》虽然严谨,却也翻了一点儿就不了了之,而今,读了《中国历史精神》,才算对钱穆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书中能看出,钱穆先生对传统中国的精神推崇备...
不錯不錯
评分錢穆先生之所思所想所言實屬愛國衛國興國之言,言之鑿鑿,當屬不易。
评分中國人應當有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
评分士是半個和尚或說是雙料和尚 有意思
评分賓四先生的演講集,很有感染力,簡單易讀的一本書,樹立瞭我對於中華文化自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