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裏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國著名作傢、思想傢,1907年生於索恩-盧瓦爾,2003年逝世於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調,中年後不接受采訪與攝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響瞭整個法國當代思想界,對法國許多大知識分子和大作傢如喬治?巴塔耶、列維納斯、薩特、福柯、羅蘭?巴特、德裏達等都影響深遠。
《至高者》是一部嚮自身敘說並且轉嚮小說自身的小說。它不斷地否定自身,重構自身。小說主人公是一位植物學傢,他的首要需求和焦慮驗證瞭一種自我的追尋。他試圖抹掉自己的犯罪證據。他的話語主要是存在,一種歸屬於大眾的感覺,一種對世界和律法的驚異和崇拜。他經常有一種介於夢幻和現實之間的生病的印象,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垂死的感覺。在他遙不可及的真正的死亡到來之前,這種垂死的感覺會一直陪伴(摺磨)著他。這部小說也因此是一次對真實的追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讀完的。反正布朗肖的小說一如既往地不好讀。不是靠故事情節推動的,而是靠喋喋不休。情節不重要,人物不重要,主題不重要,大段大段地敘述,一個又一個細節。總感覺這個小說可以一直寫下去,沒有盡頭。
评分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讀完的。反正布朗肖的小說一如既往地不好讀。不是靠故事情節推動的,而是靠喋喋不休。情節不重要,人物不重要,主題不重要,大段大段地敘述,一個又一個細節。總感覺這個小說可以一直寫下去,沒有盡頭。
评分無盡的生命與輪迴都建立在法則的塵埃之上,瀕死前的掙紮,水泥牆上滲透不可名狀的手印,隻有陽光呆滯而有韌性
评分布朗肖早期作品,政治性質比較強的一部,至少可以從中看到施密特和巴塔耶的思想模型以及布朗肖的迴應。
评分從《亞米拿達》的房間到《至高者》的大樓,至高者和法則部分,接下來結閤《災異的書寫》來談。 說說人稱。換瞭第一人稱,敘述感好多瞭(不過過度性對話還是寫得不走心?)。果然第三人稱是危險的,它的齣現是一種間隔。第一人稱整個敘述實際上都是聲音,“你和我陷入一場永無休止的對話之中。”(p265)第二人稱也是,那麼第三人稱呢?第三人稱似乎退一步,落到瞭語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