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弦,本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32年生,青年时代于大动乱中入伍,随军辗转赴台;复兴岗学院影剧系毕业后,服务于海军。痖弦曾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嗣后入威斯康辛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主编《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杂志,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二十余年,并主讲新文学于各大学,现专事写作。著有《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聚繖花序》(I、II两册)《记哈客诗想》等。
或曰,“痖”就是“哑巴”的意思,取其谐音,而“痖”的象形字体将“病”与“亚洲”的“亚”结合了起来,而“弦”有“弦外之音”的意思,合起来近似于“无声的中国”仍旧翻涌着“潜在的激流”之义。这个笔名其实是对戒严时期台湾政治当局的一种“命名的抗议”。
痖弦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蔚为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极为深远。《痖弦诗集》收诗人创作以来所有作品于一秩,略无遗珠,允为定本,现代诗之巅峰谷壑,阴阳昏晓,其秀美典雅,尽在于斯。
《痖弦诗集》收有英文的译诗,由痖弦自己翻译,曾于1968年5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出版过。当时,为了使作品能追上英美语文的水平,全部译稿曾央请同房的美国朋友—— 一位青年诗人高威廉(William C. Golightly)加以修正;他不谙中文,改错了不少地方,虽然中文意思错了,但在英文里却能构成新意,成为一个庞德式的美丽的错误。
转载自《明报》 文:趙曉彤 編按﹕台灣著名詩人瘂弦第一本詩集,在香港出版,名叫《苦苓林的一夜》。書在台灣再版,更名《瘂弦詩集》。瘂弦接受本版電話訪問,談到故鄉,談到香港,提及香港作家西西作品,為何會在台灣出版,提及劉以鬯與他如何結緣。近日,文學紀錄片「他們...
评分沒有什麽正在被模仿,昨天的雲抄襲今天的雲。 你也不會知道,因之所有事務發生之必要,讀詩之必要,評介之必要,時間倒流之必要。 驚異與你對動態物體的不聞不問和靜默自然的細心觀照,使他們毫無保留的順理成章,那麽和諧,那麽舒適,那麽朗朗上口。 感謝你溫暖了一整個冬天以...
评分很难读到一本中文母语诗集有一贯的情调,在瘂弦这里重新碰到了。在新诗中我所喜欢的面孔,穆旦、査海生、多多之外,又增加了一位。其中穆旦和瘂弦都在基督教思想中浸淫颇深,在其诗歌中也多见对耶稣故事的互文(尽管其中部分是诗意反讽)。 《京城》《无谱之歌》《在中国街上》...
评分既未见到别人说这首诗,那吾便随口几句。胡说八道,可发一笑。 诗如下: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雨,加农炮,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
之前选集没想到把精华看完了。深渊时期的痖弦太厉害了
评分好无聊哦看得快要死掉了,一点都不喜欢
评分最前两章和最后两章比较烂。可是最好的部分 非常震撼动人。所描述的景象 似乎永远不会消除。
评分像乞丐在廊下 星星在天外 菊在窗口 劍在古代
评分之前选集没想到把精华看完了。深渊时期的痖弦太厉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