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朔,1984年生於安徽郎溪,考古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曾為美國奧爾布賴特考古研究所(耶路撒冷)訪問學者,現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專業博士後。熱愛背包旅行和人文寫作,長期為《中國國傢地理》、《中國新聞周刊》、《國傢人文曆史》、《中華遺産》、《世界遺産》、《新知》、《中國國傢旅遊》、《航空畫報》、《東方航空》、《穿越Across》、《中國文化報》、《法治周末》、《北京晨報》等多傢媒體撰稿。
李國光,建築師,著有《素寫北京傳統建築》、《建築鋼筆錶現技法與實例》等,為本書繪製30餘幅建築鋼筆速寫。
《總有一段時光,虛度在江南》是一本細品江南的旅行隨筆,以一位考古者的視角記錄瞭江南古村古鎮的悠悠曆史和錦綉風光。
在作者看來,時光是小橋流水間搖動的櫓聲,時光是白牆黑瓦上移動的日影,時光是在江南一起虛度的那些日子。
從小玩到大,去過很多地方,但總割捨不瞭“江南”二字在作 者心中的分量。帶著對江南文化的迷戀,奉“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為圭臬,這些年來他足跡遍布廣義上的江南大地,慢慢走,慢慢寫,將看見的錦綉風光收入行囊,又落到筆下,從時光裏打撈起二十八個古鎮古村的前世今生。作者希望伴著一杯新茶,一碗陳釀, 閑敲棋子,娓娓道來。本書還配有30幅建築手繪圖、80幅攝影作品,為讀者呈現瞭一幅完整、真實的江南圖景。
這本書沒有序言,沒有後記,所有要說的話都在對那些古老村鎮的品讀之中。
作傢苗煒、《國傢人文曆史》首席記者李響、《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主編陳曉萍、旅行傢洛藝嘉、建築師唐剋揚、攝影師王牧聯袂推薦。
最初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两:一,我本来就很喜欢水乡,总觉得那江南水乡蕴藏着许多故事,有着不一样的情怀。二,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自己喜爱的绘画风格不多,线条流畅简洁的钢笔画就是其中之一。初看封面,就被那简洁的钢笔画所吸引。 不得不说,全书配图、插画质...
評分走在楼下的寂静灯光里,接过耿朔尚带油墨余香的赠书。本想趁着计划中回家的时节,好好读完这本描写故乡的随笔集,再来写几笔感受。忽然觉得现在就很合适,因为人已在旅途。 来到新学校的第四年,师门间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位同乡,这实在是让我十分珍重的缘分。我并不是江南人...
評分走在楼下的寂静灯光里,接过耿朔尚带油墨余香的赠书。本想趁着计划中回家的时节,好好读完这本描写故乡的随笔集,再来写几笔感受。忽然觉得现在就很合适,因为人已在旅途。 来到新学校的第四年,师门间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位同乡,这实在是让我十分珍重的缘分。我并不是江南人...
評分 評分這本書最適閤午夜讀來,昔日江南水鄉的舊夢,被作者用輕輕的筆觸娓娓道來,就連我翻書也變得輕輕的,甚至要屏住呼吸,怕驚起水波的漣漪,剛剛憶起的舊事就被波光蕩起。每夜散散地讀那麼幾章,無法身處其地,也能隨著作者的妙筆虛度臨睡前的一段時光。
评分我羨慕的生活-用雙腳去丈量土地,走過想去的地方。這是本有一定曆史背景和建築基礎的遊記,文筆比較柔軟細膩。但隻喜歡前三分之一。
评分文筆真的不錯,非常有料,不少乾貨~985高材生就是不一樣,感覺還有點桐城遺風~
评分文字乾淨簡練,而且漲知識,很喜歡。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想去看一場水鄉的婚禮,喝一碗紹興的黃酒。
评分容我說句不好聽的…大男人把文字寫成這樣。真的挺矯情。一星給書籍裝幀,一星給文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