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回忆录 山居杂忆 散文随笔 高诵芬 旧去的时光 口述史 历史 中国
发表于2025-02-25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编辑推荐 ◅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 。
►初版绝迹十年后再度重磅面世 。
►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3万余字注疏,惊现百年生活场景 。
►寻找逝去中国的独家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另类《巨流河 》 。
►作者高诵芬出身 名门 ,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最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
俱往矣,依然静好。2015最后一本,极适合岁末。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但找遍整个书房都没找到,好想给每本书都装个GPS,这样想找的时候就跟着导航找就行了
评分一位终身未工作过且教育程度不高的富家之后所写的上世纪回忆,属于很少见的一种回忆录。比起描绘吃食用度及嫁娶礼仪的篇章,我更喜欢写人事变迁的那些。不管环境如何起波澜,始终有荣辱不惊的气度和善待他人的美德。文字朴素动人,虽有重复和啰嗦之处,却也更显真实。
评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评分那些有名无名的人,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翻滚下,于高诵芬的回忆中永留。
很多东西的缘分是很奇妙的。 比如这本书。 刚开始在书店看到, 只觉得有点贵, 放下。后来, 去天津玩。 在文化街,想着是去找天津出版社的《雅舍谈吃》旧版, 无果, 却看到这本书打折。 杭州的旧事。 好吧, 因为已经在杭州定居, 就买了吧。 想不到, 原来是这样的惊喜。 ...
评分此书文笔极妙,尤其是描写人物的几篇,完全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或笔记的白描形式。用墨不多,却描写形象生动,人物特性格征和精神面貌,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写塾师黄先生那篇、写佣人陈妈和黄妈那些篇章、写家人和亲戚的高老太太、太婆、民四嫂、昆明叔叔和弟弟宜官那几篇,...
评分这不是一本让人一看就讨喜的书,因为文字很淡,没什么装饰。在书店初遇时,拿起翻翻就放下。第二次光顾时,书还在那,又翻翻再放下。临出门,这才折回架子取了书。一顾三回头,结果,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
评分高诵芬老太太的《山居杂忆》,买回来也有大半年的时间。硬壳,书又扎扎实实一大本的厚度,不方便携带只偶尔在家里翻翻。这几天因为咳嗽反复 日日去楼下诊所挂吊水,正好得空把这本书仔仔细细看下去。觉得古话说的真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像一本民国现代版的《浮生六记》。 从...
评分这不是一本让人一看就讨喜的书,因为文字很淡,没什么装饰。在书店初遇时,拿起翻翻就放下。第二次光顾时,书还在那,又翻翻再放下。临出门,这才折回架子取了书。一顾三回头,结果,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