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是一本细品江南的旅行随笔,以一位考古者的视角记录了江南古村古镇的悠悠历史和锦绣风光。
在作者看来,时光是小桥流水间摇动的橹声,时光是白墙黑瓦上移动的日影,时光是在江南一起虚度的那些日子。
从小玩到大,去过很多地方,但总割舍不了“江南”二字在作 者心中的分量。带着对江南文化的迷恋,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圭臬,这些年来他足迹遍布广义上的江南大地,慢慢走,慢慢写,将看见的锦绣风光收入行囊,又落到笔下,从时光里打捞起二十八个古镇古村的前世今生。作者希望伴着一杯新茶,一碗陈酿, 闲敲棋子,娓娓道来。本书还配有30幅建筑手绘图、80幅摄影作品,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完整、真实的江南图景。
这本书没有序言,没有后记,所有要说的话都在对那些古老村镇的品读之中。
作家苗炜、《国家人文历史》首席记者李响、《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主编陈晓萍、旅行家洛艺嘉、建筑师唐克扬、摄影师王牧联袂推荐。
耿朔,1984年生于安徽郎溪,考古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为美国奥尔布赖特考古研究所(耶路撒冷)访问学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博士后。热爱背包旅行和人文写作,长期为《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新闻周刊》、《国家人文历史》、《中华遗产》、《世界遗产》、《新知》、《中国国家旅游》、《航空画报》、《东方航空》、《穿越Across》、《中国文化报》、《法治周末》、《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撰稿。
李国光,建筑师,著有《素写北京传统建筑》、《建筑钢笔表现技法与实例》等,为本书绘制30余幅建筑钢笔速写。
白山黑水间出生,浮华三十载,醉过山西的醋,晒透过西南的朗日,然后就遇到了耿朔的江南 。 时间忽然就悠长了。 水气那么氤氲,石板清透如墨色,不需你着急,也不许你着忙。耿朔笔下的江南,七分淡然,八分自在,柔和的韵律,更添上十分的和暖。 虽然同样是江...
评分 评分江南的文人多,写江南的文章就更多了。耿朔的江南,有什么特别?我想大概就在于他不去刻意的制造“特别”吧。管他是挂满红灯笼的周庄,仿古重建的乌镇,还是与世隔绝的林坑,隐秘在太湖深处的明月湾,在耿朔的笔下都有属于它们自己本身的那一份美,这种美不是来自于炒作或者...
评分认识耿朔的时候,他还在国外。当时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络接触,感觉此人已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渊博的文史知识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让我赞叹不已。 2012年夏天第一次见耿朔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他要出一本旅行随笔,当时自然对此书很期待。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多,不过,好事...
评分文字干净简练,而且涨知识,很喜欢。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想去看一场水乡的婚礼,喝一碗绍兴的黄酒。
评分最擅长以及带着爱
评分早就在杂志上读过耿朔的文字 底蕴深厚而不干涩 明白晓畅却别有雅意 书中描述之西塘 乌镇 甪直 我所多闻 却又有廿八都 呈坎 林坑几处 我所未闻 每处皆有掌故 作者一一信手拈来 悠游自如 如圆荷泻露 落水而有清音 令人心向往之 梦回江南烟水路 美极妙极
评分我要一个个补齐
评分书是好书,内容扎实,文笔与干货比例亦为同类书籍之上乘,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图片过少而文字甚密,且图片都是点缀,与文本没有对应关系——所以读者如果事先没有去过书中所述的古镇,则几乎无法想象作者所见为何物,读书乐趣大打折扣。因此我只好先收起来,以后在去古镇游的时候再翻翻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