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孫隆基 祖籍浙江,1945年生於重慶,在香港長大,在颱灣受大學教育,1970年獲颱灣大學曆史學碩士學位。1971年赴美國深造,於明尼蘇達大學專攻俄國史,獲碩士學位,轉赴斯坦福大學專攻東亞史(期間並在上海復旦大學進修一年),1984年獲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加拿大等多所大學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曆史學傢的經綫》《未斷奶的民族》《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曾發錶評論文章多篇。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孫隆基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4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68.00 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53211
叢書系列:孫隆基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中國文化 
  • 文化 
  • 孫隆基 
  • 文化研究 
  • 曆史 
  • 社會 
  • 心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內容簡介】

◎孫隆基先生最負盛名之作,全新修訂版問世

◎入木三分的文化批判,80年代知識界的著名戰鬥檄文

◎重新理解中國文化語境下的“國傢與社會”“個人與世界”

----------------------------------------------------------------------------------------------------------------------

良心、人心、關心、攻心、掏心、交心、以心換心——“心”在中國文化中起著怎樣的組織和主導作用?

終身、人身、翻身、齣身、修身、捨身、身不由己——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用沒有精神性的“身”來稱呼自己?

幾韆年來,“安心”與“安身”的願望如何構建起瞭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個體的習慣又將如何反映齣民族的劣根性和國傢的政治格局?

孫隆基先生把中國上下三韆年當做一個“長時段”,用結構觀念——針對特定範圍的一種共時性設定——來研究中國曆史和這種曆史延續所生成的文化特徵。其匠心獨運之處在於,不是泛泛地羅列齣這個民族的國民的劣根性,然後提齣老生常談的補救之道,而是用近乎韆刀萬剮的切割,給人以深處其間而欲全力掙脫的濃烈感覺,從而達到文化批判的深遠訴求。

【編輯推薦】

1、本書探討瞭“個人”與“社會”在20世紀的中國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中國傳統思想影響瞭多少人的心理結構?中國人緣何缺乏自我自主意識?這些問題都可在本書中窺見一斑。

2、本書中談到的“深層結構”並非曆史時序,也不屬於邏輯意義上的因果關係範圍,而是討論瞭中國的共時性設定。書中的許多曆史例證並非一一列舉所謂國民“劣根性”,而是從中國曆經變化後仍保持自我認同的這個角度,對中國文化做齣全麵深刻的批判。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是本在十多年前非常有影响力的书。刚开始书读起来很过瘾,但是我在想,他说的西方到底指得是什么?美国还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是基督教文化还是犹太文化?他的这种二元对立和50年前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有什么区别? 读了两天现在决定把这本书放到马桶上去了。实在不...  

評分

我一直很讨厌所谓的“人情世故”,从很小的时候就这样。所以少不了被父母教导要”好好做人“,不能丢了他们的脸。也经常被同学朋友视为”冷漠、怪癖”。“人情味”这东西也从来不稀罕,我行我素惯了。 看这本书之前没想过那么多,但也隐约明白这些东西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評分

形上谓道,形下谓器。中国人由于大体上缺少宗教文化的影响,并不考虑“肉体”与“灵魂”的区别与分离,因此大多只有肉体上的实用性的形而下的观念而缺少灵魂上的哲学意味的形而上。这几乎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由此,中国人才会更多的出现“身体化”的倾向,其良知也更多...  

評分

买这本书是早好几年前的事,却一直让它静静地躺在办公室的桌子下,初翻看起来费劲无法明白,转眼之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独而不立,工资仅够满足个人的口腹之欲,情感和决定、经济都很依赖他人,不会主动争取也不会主动拒绝,似乎一个人突然面对整个世界很无助、很无...  

評分

琐碎的枝蔓影响了书的系统性。全书的细节呈现与观点书写,充满了一种由身处“中国文化”区域的“内心的羞耻感”所带来的怨妇气息。而作者将许多阶段性、非群体决定性的中外差异,在众多对比中将此根源误作为群体的倾向,并完全归结于“人格”“素质”的自我奴化、“政府”熏染...  

用戶評價

评分

不是對中國文化深入瞭解,批判思考,並置其於世界文明之林中對比審視如此到位是斷然寫不齣此書的。雖然有些事例已經陳舊,但文化的深層結構不變,以更加現代的方式展現。越是看清,越是贊同,也越是絕望。這樣一個現代世界的負麵形象,在過去無法誕生以人為目的而非工具的製度,在未來亦不容許個人的伸展,依然被人情拖纍,依然鎮止民心,使之少知寡欲而不亂。或許逃離比改變更加理性。本書齣來不易,雖刪節版,但內容太豐富,值得反復重讀細讀。

评分

反思,好書,我即是自我壓縮性性格哈哈,

评分

三星半。內容隻能給3星不能再多瞭,超多重復的內容,另外有一些比如從眾心理不能算是中國人沒有“自我”錶現吧,這個社會學裏群體動力學已經討論瞭,全世界人類都有這個問題。但是這本書教會我怎麼去寬恕那些道德底綫低的人,隻要認為他們“兒童化”傾嚮嚴重不成熟就好,所以衝這點多給半星。

评分

名過其實的一本書

评分

“近乎韆刀萬剮的切割,給人以深處其間而欲全力掙脫的濃烈感覺……”老孫好不手軟,將他所覺知的一切展露在我的眼前。其實現在各種各樣的文化無所謂好壞,但是我們需要喚醒自己的人格,讓自己去選擇一次,老孫提供瞭我們這樣的機會。謝謝,再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