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修訂版)

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曆史係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華東師範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與世界聯閤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曾經在香港中文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颱灣“中央研究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東京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高級訪問學者。近著有《啓濛的自我瓦解》(閤著)、《大時代中的知識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閤著)、《啓濛如何起死迴生》、《當代中國的啓濛與反啓濛》等。《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一書2005年獲得首屆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許紀霖
出品人:
頁數:201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3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91143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知識分子 
  • 許紀霖 
  • 思想史 
  • 文化史 
  • 社會學 
  • 文化 
  • 知識分子研究 
  • 社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中國知識分子十論》在2005年獲得首屆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後首次推齣的修訂版。新版繼承瞭首版“以學理論證思想,以思想提升學理”的特色,內容上進行瞭大幅更新,呈現齣作者十年間對中國知識分子這一論題的最新研究和思考。

知識分子死亡瞭嗎?有沒有可能以傳統的方式在當今這樣一個知識被高度專業化、文化被商業操縱和元話語被解構的後現代社會中繼續存在?史鐵生、黃遠生、金嶽霖、顧城、王元化……一連串錐心追問與熟悉身影之下,對新世紀知識分子命運前途的冷峻討論以及上世紀知識分子心路曆程的激情迴眸雙嚮展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雅各比在1987年出版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问题。一般而言,公共性有三个内涵,一是面向(to)公众发言的;二是为了(for)公众而思考的,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出发;三是所涉及的(about)通常是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或重大问题。但是在如今...  

評分

評分

本书分两大块,前一部分纠缠知识分子的概念,后一部分是近代以来几位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两块内容双峰并峙,似乎没啥勾连,是谓拼贴之作。 但作者写的很用心,特别是前言讲述自己做知识分子研究的心路历程,颇为动人,是全书中最好看的一部分,在前半部分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论...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前五章的綜述比後五章的個案要精彩。

评分

酣暢淋灕

评分

不管怎樣,對我這樣的啓濛分子,嚮往成為自由、獨立及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但恐怕在“有學術的思想、有思想的學術”之間,我無一能及,隻得求思想自由及獨立。

评分

讀不下去瞭。讀得難受

评分

思想與學術之彆,也就是理想主義與知識主義的區分,再延伸便是尊德性與道問學的差異,漢宋之爭至今未滅,王元化或許紀霖都想以狐狸為用(考據之博)以刺蝟(義理之爭)為體,近於戴震。寫顧城一篇也甚有啓發烏托邦式的教主隻有信念倫理而無責任倫理,隻對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負責,而其他的一切隻是奔嚮目標過程中可以被犧牲的小草,為瞭捍衛理想的純潔性和堅定性,生命在詩意價值前可以被犧牲。金嶽霖的轉變是在政治中立和知識神聖這兩塊基石被新意識形態的道德批判和反智主義抽去的基礎下産生的,當然,也與他的民族主義氣息和對精神群落的依賴有關(這部分心理學猜測過多)。史鐵生的另一種理想主義對二張傾嚮實質性的道德群體性理想主義的超越,取消瞭終極目標,看透瞭人生的虛妄,行動的意義不再是追求實質性的結果,而隻是戰勝自己命運的精神象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