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留给自己的“作业”,也是学术地图的“底稿”。
老辈人身上流淌的人性光芒,照耀着我,温暖着我。蔡元培、陈寅恪、金岳霖、潘光旦、陈岱孙、周有光、张中行、费孝通、周辅成、季羡林、金克木、王元化、唐德刚、谢韬、茅于轼、陈乐民、吴敬琏、江平,这些老辈先生,才是灯塔,照亮着夜空,温暖着我的心窝。而杨小凯、郑也夫、秦晖、萧延中、梁治平、贺卫方先生,无论思想的魅力和道义担当,都曾深刻启迪着我。
在石门这个荒僻的小城,这些人物,至少,让我不再孤寂。温暖更多的心灵,照耀人生的旅程,是所望焉!
谁在传承读书人的底气? ——读谢志浩《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杨津涛 刊于2012年9月上《文史参考》 看到谢志浩先生《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的书名,让我联想起许知远的是《那些忧伤...
评分谁在传承读书人的底气? ——读谢志浩《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杨津涛 刊于2012年9月上《文史参考》 看到谢志浩先生《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的书名,让我联想起许知远的是《那些忧伤...
评分谁在传承读书人的底气? ——读谢志浩《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杨津涛 刊于2012年9月上《文史参考》 看到谢志浩先生《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的书名,让我联想起许知远的是《那些忧伤...
评分谁在传承读书人的底气? ——读谢志浩《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杨津涛 刊于2012年9月上《文史参考》 看到谢志浩先生《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的书名,让我联想起许知远的是《那些忧伤...
评分谁在传承读书人的底气? ——读谢志浩《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杨津涛 刊于2012年9月上《文史参考》 看到谢志浩先生《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的书名,让我联想起许知远的是《那些忧伤...
只费孝通一篇写得好。
评分也算是冥冥中的巧合吧,作为毕业离校前最后从图书馆借出并通读完的书,其书名倒也符合现在的心境。这两天忙完离校手续,就抽空去读几篇,前面讲的民国学者,就是人物评述,后面写杨小凯和郑也夫的几篇,一气呵成,热血丰沛,快哉,快哉
评分至少對那些人有了稍微深入的了解,高中看訪談或是紀錄片也不過是爲了用作素材,動機不純。
评分20140610
评分休憩97th,章节名哗众取宠,文章写得总感觉有些稚气,不圆润,但是态度非常真诚,非常认真的赞赏,质疑,惋惜与愤慨,我能体会到他的感觉,所以给到四星,其实在梳理学人这个热门领域他做的比较一般,胜在不人云亦云, 这个时代我所需要的只是一点诚意和发自作者本心的见解罢了,不难吧,不难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