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诗玲(Julia Lovell),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教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已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
译者:刘悦斌,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教授;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数种,并翻译出版《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合译)、《寻求中国民主》(合译)等著作。
《鸦片战争》内容简介: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所该共同面对的话题,而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女士的这本新著正是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来对此加以考察,旨在让我们跨出地域的限制,认真反思这场世界冲突的种种罪恶和矛盾。蓝诗玲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又能在中英文原始史料中找寻更多动人的历史细节。得力于她深厚的文学造诣 ,像林则徐、琦善、义律这样的历史人物经她描写,仿佛便可浮现于眼前。除了战争过程中的细节叙述之外,蓝诗玲还往后记述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战争的复杂的历史记忆,尤其在中国近代国族构建中扮演的角色。
﹣能在2017年12月31日晚上讀完這書,很是高興。能在年前完成一本不錯的書,怎麼說也是一種運氣。 ﹣上週去逛樂文時看到這書,剛巧之前讀了談英國殖民政府中譯者相關的書,有提到諸如郭實臘(本書則叫郭士立)等人在鴉片戰爭中的狀況,不如就買這書來一讀。之前應該在一些網站...
评分由于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向输入鸦片,以换回白银、茶叶、生丝,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极大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技术的落后,中国在战争中一败涂地,最终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评分该书堪称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的姊妹篇。从英国的角度看鸦片战争,给了不同的视角,更完全区别于教科书中的描述,对于全面认识鸦片战争非常有帮助。 1.本书引用的史料非常丰富,当然,部分错误亦由译者进行了标注。对于《天朝的崩溃》也多有引用。 2.在鸦片战争之前,鸦片作为...
评分引发鸦片战争的表象是中英贸易的失衡,实质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根源是东西方文化甚至文明的对冲。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意义影响至今,对国人来讲,既满怀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愤恨,也饱含对西方文明进步的憧憬,更怀揣中华复兴之伟愿。坊间于这部书褒贬鲜明,且贬...
评分描摹和方向感是有力的,但史料研判和观点组织方面依旧不免帝国文学系写作方式的通病。对事件的解释力更多来自拼凑研究视角的中庸感,长篇幅战事铺陈的史料组织也颇显吃力,直到末几章以报纸、小说为基底展开鸦片与黄祸形象的探讨,作者的笔好像才开始重新游刃有余。精彩之处在于纳入英方政治论辩、白银流通等战争背景,义律等案例帝国主义姿态的两面性分析虽显老套,但不乏新意。书后参考文献更好,网罗各类研究的同时,提供了不少参考译名,充分展现了由东北乱炖和神秘女服务员共同组成的翠花式的美丽。
评分更像一本普及性读物。斐然成章,然不知所裁。
评分最后一章值得反思。
评分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和中英历史问题,是相对客观的。在两个世纪前,我们却还是看到一样的内斗和麻木。整个国家制度系统的腐朽,沉迷于往日的辉煌不自知,所有这些还有内忧外患,内忧甚至强于外患,上下信息不一致,决策、情报都远远慢于事情的进展,甚至完全偏离。
评分从小到大,翻开我们的课本或者出版物,一提到鸦片战争,满本都写着“屈辱”两个字。我们就是受害者,就是苦大仇深,必须咬牙切齿,必须义愤填膺。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问题的感觉是很好的。有一位智者曾说:“如果你能证明你是个受害者,就可以不顾那些成人要守的规则。你可以责难他人,并且不必为任何事负责。”所以我们可以挥舞着道德大棒,指哪打哪,毕竟,“谁能比我惨啊”。 只是,长时间当惯了受害者,就像井底之蛙,会让我们习惯了不假思索地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看到的永远都是同样的那一片天空。 不管怎样,能看看另一片天空,总是极好的,不管这片天空是不是与我们想像中的模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