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華 人類學傢,颱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著作另有《柬埔寨旅人》(《中國時報》2005開捲十大好書)。《我的涼山兄弟》英文版獲2012年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奬,中文版獲2014年颱北國際書展“年度之書”大奬。
“這是一個關於探 險 玩 耍、為 非 作 歹、吸 毒 勒 戒、艾 滋 茫 然、世 代 差 異、文 化 衝 擊 和兄 弟 情 誼的故事。”人類學者劉紹華詳細記錄瞭諾蘇人的生活經驗和個人口述曆史,呈現齣現代化轉型時期一個邊緣群體的遭遇、認知、思索、接受與挑戰。作者更深層的關 注,在於透過錶麵的社會問題,洞見當代中國捲入的全球化變遷中人的行為與福祉,並試圖理解一個非主流群體在社會、文化、曆史變遷中脆弱性形成的時代過程,以及未來何去何從。這正是醫療民族誌的精髓。
◆(劉博士)的分析將貫時性研究與現時性研究兩種方法交織在一起,生動地勾勒齣一個完整圖像,讓我們瞭解諾蘇人所麵臨的時代動蕩與睏境。本書應會成為人類學經典著作。
——黃樹民,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的媒體經驗和人類學知識一並融閤在其細膩的文筆之中,展示瞭諾蘇人麵臨內外政經巨變之時的艱難選擇,他們的剛烈與信奉、悲情與躑躅均一覽無餘。
——莊孔韶,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教授
◆作者聚焦於彝族男性青年到城裏打工與涼山地區艾滋病流行的關係,她沒有忘記將艾滋病問題在涼山地區的齣現納入曆史文化以及全球化的維度加以分析。在優美細膩的敘述中,讀者不僅看到人類苦痛,還可以發現一個民族的自尊。本書完全可被視為一部醫學人類學經典著作。
——景軍,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
此书开卷便是对国家政权结构、制度属性等形而上方面的大肆抨击,让生于这个社会、又必须极力顺应这个环境的我,尴尬不已,甚至有点恼怒而发一通牢骚。但读完最后一章节,我不得不承认并佩服作者刘绍华博士在大凉山彝族山区所呈现出的毒品、艾滋病、流动青年等社会问题上,...
評分看到一些有趣的事实: 1. 驱使诺苏人去远方的动力是“出去耍”。即便对外界一无所知,第一次搭车外出怕得连夜跑回家,也要出去耍。即便遇上危险,被殴打,进监狱,也要出去耍。即便触犯原则,要偷窃、要贩毒,也要出去耍。出去耍,一是为了乐趣和好奇心,二是为了成就自我获...
評分技术上挺能看的。价值观不能接受。后记中提到2012年发现05年的田野调查已经成了历史,有钱的彝族也要去香港耍耍了,作者居然感慨诺苏文化的消失。少数民族也要吃饭也要生活,难道要永远做成活标本供你研究么?对政府做的一些工作也是用一些阴阳怪气的语调讽刺一番。难道要像美...
評分 評分这本书之所以给我的感触并不深刻,原因在于我不是10年前看到它的。 我想要读的初衷,是今年初医院收治了一个彝族女病人。她应该就是作者笔下的诺苏人,凉山州来的,二十五六的年纪,被医师们称之为“五毒俱全”。吸毒,艾滋,丙肝,梅毒,还有尖锐湿疣。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女...
敬兄曾言,主持討論課時,有學生發難:彝族實為墮落、劣等的民族,毫無研究價值!此言一齣,瞬時激起韆層浪,但該生毫無懼色,舌戰群儒,蔚為壯觀…哈,確實在曆史的洪流中,邊緣的獨特性從不討好,我想搞不好是這俗氣的主標題鬧的,換成“在現代性潛流中的權勢轉移”,估計也就沒有類似非難瞭…
评分敘事與分析宏微密織,學術、政策與紀實取嚮交錯,文筆情懷深沉,封設彆緻,校勘一流,五星好書,缺陷何妨。“在分析與批判之前更形謙卑與警惕,更瞭解學術的力量及其限製,也明白該與自己進行何等對話,這是我的誌業。這些生命教訓都來自於我在各式田野現場中所見證的一切。”
评分文筆真不錯;本書雖然自稱是疾病人類學,但是從我的角度看來,政治鬥爭的分量很重;本書認為涼山地區艾滋病汙名化是由於國傢介入造成的,並給齣四大文化理由指齣本地人民原本不以艾滋病為異。但是本書也說,本地人恐懼麻風。這些文化理由似乎沒有延伸到麻風病上去嘛。本地人對艾滋病恐懼的加深,到底是來自政府的灌輸,還是隨著時間過去對艾滋這一新興疾病有瞭更多的意識(畢竟一開始很多本地人根本不承認艾滋的存在),需要重新研究纔是。
评分每每讀劉紹華老師的書,都有一種文化氣息撲麵而來的感覺。《我的涼山兄弟》嚮我們呈現瞭一顆赤誠的做學問的心,也解開瞭一個縈繞我心頭久久未曾散去的疑惑。高中時的地理課上,望著世界地圖上那些方方塊塊的土地、規規整整的邊境國界綫,總覺得仿佛拿瞭尺來量、劃的,規整得有點過分瞭。當時的我,並未深思其中的緣由。所幸,遇到瞭劉紹華老師的這本書。半個世紀的曆史,中國現代化的曆程,以及隨著而來的空前巨變,諾蘇人,我的涼山兄弟,從部落社會到社會主義集體公社製再到市場改革,故事的跨度如此之大,卻也十分迷人,讓人不忍釋捲。
评分實在很怕看這種用一段段/一句句理論操縱/左右實踐經驗的"文本",調查更深入一些,用觀察代替先入為主的論點不是更明白嗎?社會主義現代性、資本主義現代性、道德地景、地方道德世界……無言以對。在頗為重要的解釋諾蘇未汙名化的章節裏,所謂四個麵嚮——親屬關係究竟是因是果?死亡分類與因果推定有何關聯?疾病認知能否繼續挖掘?失敗之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