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中国历史 大历史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中国 中国史 政治
发表于2025-02-07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深入浅出,比较透彻。1.中国的历史是只官僚而算不上封建的,所以扁平集权的国家政策构建与事实的出入,是主要的冲突点。2.南方精耕细作和北方畜牧所支持的人口、资源间的对抗。3.永远的重农抑商主义,而农业人口又是重点的盘剥对象。
评分黄仁宇有时候也挺那啥的。
评分2006.1 阅
评分从战国到元末一千五百年时间,自秦统一中国之后,按政治经济体制特点,划分三个帝国:第一秦汉;第二隋唐宋元;第三明清。穿插其间,外有财政、军事上的"均田、租庸调、府兵、科举"体制,因南北地域差异而各有胜败差异;内有独裁官僚体制中特有宦官,女后,外戚和朋党之患,而使历史在动荡中上下起伏。 终于依靠自身内在力量无法走出那个循环。 从纷繁芜杂、千丝万缕千年大历史中寻找一种演进变化折腾动荡的规律,佩服作者求道寻理的毅力和才识。 同时也呜呼一声,叹息读此书内心之苦涩,叹息中华文明之哀苦。
评分黄仁宇的表达总给我一种感觉,即在不要切处颇大刀阔斧、言辞利索、坚定有力...但每每到了原则关键的观点上,就忽然软软糊糊的过去了。
不好意思,读完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去沽钩他更多著作,才知道先生已作古数年。因书而慕人,回想起如何知道黄仁宇,还是非典时老狗哥借给我一堆书看,其中吴思《潜规则》中多次提到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而且百般断章取义,旁征博引,不胜其烦,我当时就觉得陪你炒...
评分1、作者叙述不同的重要历史人物、王朝更迭、重大改革、历史事件的时候,经常提到当时整个国家面临的整体的问题,有些是社会管理问题,有些是国家政权的运行的问题,甚至农业生产的问题。 比如对于秦的统一,作者提到,除了周王朝的衰落、军事竞争等,还有其他的更重要的促成国...
评分最近读了黄仁宇先生的这部作品,对所谓的历史观稍稍有点感悟。故写下记录下。 由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征伐外,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灾难。所以众心归一。但其统一的客观条件不止如此,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的黄河流域是一个水患多发的地区。而任...
评分读了《万历十五年》以后,渐渐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感兴趣,于是接着读《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出版于1989年10月,《中》则出版于1993年,较《赫》书晚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感觉《中》是对《赫》一书的补充,《赫》谈历史只到元顺帝为止,而《中》则一...
评分近读黄仁宇旧集《赫逊河边谈中国历史》,比当年读《万历十五年》有了更多体悟,黄氏以中国政治演进未能处理好财政问题为题眼,反思了古来以抽象理想治理财政社会的困境,发人深省:须知顶层设计必须考虑基层实际与执行,而在地区生产方式多样又差距颇大的现代,更应细思共通管...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