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本書收入黃仁宇先生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錶過的33篇文字,發錶的時間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內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點則在錶彰中國曆史有它的特色,經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前後連貫。各篇雖大緻以人物傳記之體裁為主,所敘事之影響,已遠逾當時人之人身經驗。本書和黃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樣也較好地體現作者深厚的知識底蘊及其對中國曆史的深刻領悟。
我读历史方面的书,应该是柏杨先生的在先,黄仁宇先生的在后,但是二位的独特的历史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位先生的特点,那就是柏杨“人性”,黄仁宇“政经”:) 在《河畔谈历史》中,黄仁宇先生这个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原各朝各代的兴衰,...
評分02年看完后写的。贡献给豆瓣。 ------------ 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中连载的33篇历史短文的集锦,读完之后,觉得黄仁宇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政治早熟”,他的“大历史”观实际上仅仅是超越了朝代限制,他更多关注的仍然是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这才是...
評分花了1周时间断断续续读完,黄老按照他独创的大历史观把历史划分为三大帝国--秦汉、唐隋宋、明清 按照时空线索对每个朝代中一重要人物或重要时间为章体,洋洋洒洒的从春秋写到与元末。阐述早熟的中国政治为何没更早的步入现代化。中国重农轻商的历史背景(这其实也是中国本...
評分原来以为赫逊河在欧洲,后面想到老先生的生平,确实是在美国。这本书从孔孟开始,讲到元末,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内容很多,是一系列文章组合而成。行文的风格有点类似钱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可能是那个时代大师们的特点。 所谓大历史观,是规律和模型的抽象总结,而不关注王...
評分原来以为赫逊河在欧洲,后面想到老先生的生平,确实是在美国。这本书从孔孟开始,讲到元末,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内容很多,是一系列文章组合而成。行文的风格有点类似钱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可能是那个时代大师们的特点。 所谓大历史观,是规律和模型的抽象总结,而不关注王...
本書精神是:中國古代的行政理念和道德指引先於有效的行政體係形成,導緻全國經濟管理無法數字化專業化,因此則有瞭一種維持小農經濟抑製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惰性。 本書看到最後基本很容易能抓住黃仁宇大曆史觀的輪廓,隻是有的內容沒來得及深入發掘,始終讓人覺得意猶未盡。
评分本書精神是:中國古代的行政理念和道德指引先於有效的行政體係形成,導緻全國經濟管理無法數字化專業化,因此則有瞭一種維持小農經濟抑製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惰性。 本書看到最後基本很容易能抓住黃仁宇大曆史觀的輪廓,隻是有的內容沒來得及深入發掘,始終讓人覺得意猶未盡。
评分那段時間很迷黃仁宇
评分本書精神是:中國古代的行政理念和道德指引先於有效的行政體係形成,導緻全國經濟管理無法數字化專業化,因此則有瞭一種維持小農經濟抑製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惰性。 本書看到最後基本很容易能抓住黃仁宇大曆史觀的輪廓,隻是有的內容沒來得及深入發掘,始終讓人覺得意猶未盡。
评分黃仁宇有時候也挺那啥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