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业,甘肃通渭人,1967年出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于2000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学研究和考古学通论、古代钱币的教学工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已在《考古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等
该书稿基于海量考古学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就已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的观点,认为早期中国是有中心有主体的超稳定的多元一体结构,有着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祖先崇拜等基本特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过程,是秦汉以后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基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没明白,为什么本书的编辑和作者认为本书能跟《想象的共同体》扯上关系。客观地说,本书对早期中国的回顾,根本不可能成为安德森的理论对手:文化历史主义里那种心理主义元素,除了为考古学建构主义者提供理论素材之外(比如类似“考古与政治”这类议题),能有多少“精神文化考古”的可能性?
评分韩老师有大关怀
评分前面的考古学类型分析和图示很到位,后面……
评分我没明白,为什么本书的编辑和作者认为本书能跟《想象的共同体》扯上关系。客观地说,本书对早期中国的回顾,根本不可能成为安德森的理论对手:文化历史主义里那种心理主义元素,除了为考古学建构主义者提供理论素材之外(比如类似“考古与政治”这类议题),能有多少“精神文化考古”的可能性?
评分要研究“中国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直到早商的漫长时期,涉及文化谱系、聚落考古、环境考古、古史传说等多个方面,工作量着实不小。其中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对全国范围数百个典型遗址进行分期排队,然后按照不同层次合并形成小区分期、大区分期,最终形成晚商以前早期中国文化的时空框架。当然少不了还要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古调查”。要么侧重了其他学科的方法而淡化了考古学在研究中的核心作用,要么以考古为基础削足适履地运用其他的方法。而本书难得的一点是,在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环境学等相关领域的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作者在考古学与传说资料的对应、文化的变化发展与人地关系互动方面的探索,是从整个文明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的,绝非简单地用资料去套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