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耕望先生係現代卓越的曆史學傢。本書依嚴氏一生幾個重要轉捩分作六捲:1916至1936年為其早年生活及學習階段;1937至1944年為大學學習至入史語所前之階段;1945至1964年為在史語所專職會話;1965至1981年為在港執教階段;1982至1996年為退休至 去世的最後歲月 ; 1997年後以述其“身後文章事”為主;附錄嚴氏生平著作編年。俾治「歸田史學」者以一磚一瓦之用,也為20世紀中國學術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一個鮮活的個案。
读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收获:一、钱穆从苏州到北京大学教学,与傅斯年相识,屡次被邀请至史语所,常作陪宴请重要外国学者。傅斯年意在以钱穆的著作破当时经学界之“今文学派”,乃及史学界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但最终因史学理念的不同,二人分道扬镳到交恶,以至于傅斯年...
評分【第46页】1941年 在所期间,耕望与钱穆无话不说,乃至初恋情事,也告诉了钱穆。钱穆还代耕望谋划,拟让其能有机会到重庆去一趟。后因女友的一时不慎,而不得不分手。耕望情绪低落,万念俱灰。进而招致长期伤风,精神欠旺。钱穆不时劝解,要为耕望另介绍一女友。然经此打击,耕...
評分读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收获:一、钱穆从苏州到北京大学教学,与傅斯年相识,屡次被邀请至史语所,常作陪宴请重要外国学者。傅斯年意在以钱穆的著作破当时经学界之“今文学派”,乃及史学界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但最终因史学理念的不同,二人分道扬镳到交恶,以至于傅斯年...
評分书本身编的不够好。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治史三书》里的,不如直接去读原书。 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读到第2页就觉得有讲的不清楚的地方。原文如下: 正如严先生的同门余英时所言:“像这样的大计划,在西方或日本都只能出之于集体实践一途,即由计划的主要执行人指导一二...
評分原本仅仅翻翻解闷,不料此书之问题远远超过预料。先说一个短评提过的问题。称谱主之名,虽然说是“因撰者并非谱主的弟子或家人,直称‘先生’有些冒昧,指名道姓则不够恭敬。若‘严先生’、‘耕望先生’、‘严耕望先生’之类,用于怀念文章则可,用于年谱或编年事辑却略显隔阂...
五分給嚴先生,書則隻能三分耳
评分感佩不已!
评分書本身編的不夠好。最有價值的部分還是《治史三書》裏的,不如直接去讀原書。
评分好久沒讀閑書瞭,忍不住讀瞭這本,比起《黃永年先生編年事輯》,因為並非門人弟子所作,便少瞭許多八卦;嚴本就是純粹的學院中人,作者對嚴雖有感情,但對曆史地理和職官製度並無深切的瞭解,故而很是一般。
评分明年是嚴氏誕辰百年,是不是買沒好久的書可以好好重排重印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