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迪亞斯•埃納爾(1972年—),法國作傢兼翻譯傢。畢業於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主修阿拉伯語和波斯語,曾長期居住在中東,目前在巴塞羅納一所大學教書。埃納爾齣版的作品並不多,但已獲得一些重量級的奬項。《完美開火》獲法語國傢五大洲奬;《地區》獲法國國傢電颱文學奬和十二月文學奬;《和他們說說戰爭、國王和大象》除瞭奪得法國龔古爾特彆奬之外,更是成為當年的暢銷小說。龔古爾特彆奬由學生票選得齣,比起龔古爾奬的作品,其可讀性通常更強,更受歡迎。
一座從未現世的跨海大橋,一份寄托在《創世紀》中的思念
這是關於米開朗琪羅和一個波斯詩人的傳奇故事
1506年,米開朗琪羅隻身前往伊斯坦布爾。他要接下達•芬奇無法完成的任務,為蘇丹建造一座跨海大橋,這樣就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和纔華遠高於勁敵達芬奇。
隻是時間流逝,米開朗琪羅遲遲無法完成大橋的設計,羅馬教廷卻已下達通牒令,令其即刻返迴。教皇的盛怒、貴族的衊視、勁敵的威脅令米 開朗琪羅無所適從。詩人梅西希的齣現令背井離鄉的畫傢稍感安慰,兩人的友誼在伊斯坦布爾的幽巷和酒館中滋長。
與此同時,一場針對米開朗琪羅的刺殺也在暗中進行。鮮血和陰謀,背叛和友誼,詩人到底是敵是友?這段存封的曆史終是遺落在古老的東方……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 纵使已过去了五个多世纪,米开朗琪罗的名号在世人眼中仍是响当当的,但是他却因自己的样貌而自惭形秽地度过一生。透过马迪亚斯•埃纳尔诗样的脑洞世界,很想把哥哥的这首歌送给这位文艺鼻祖,既然可以靠才华吃饭,又何必非要...
評分1496 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等。23 岁的米开朗基罗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这件雕像的问世,使米开朗基罗名盖罗马,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升起。 1501 年,26 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
評分国人擅长戏说,从戏说康熙、戏说乾隆一直到抗战雷剧,诸如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将浸透了中华民族苦难、血泪和抗争的抗日战争如此地糊弄,除了阿Q似地满足精神上的自娱自乐,别无他益,只能称之为节操碎了一地。 自然,戏说并非中国人的专利,戏说也不一定与恶俗划上等号。外国...
評分加拉塔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旧称)沦陷时期,土耳其人在这里组装移动桥梁,把他们的船靠近对方,并用它来运送部队到另一边。 在1502-1503年,苏丹叶兹德二世计划在这里建造一座永久的桥梁并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在征集到的方案中就包括意大利文艺复...
評分你受困于别样的牢笼,这一句,足够了。 以第二人称写的四五章,真是漂亮。似是以舞女口吻,写给米。其实,又何尝不是诗人、艺术家、舞女们絮絮叨叨的倾诉呢?我不想杀你,所以我努力去爱你。因为爱你,所以我杀了爱你的和你爱的人。你看,本来,我们都可以沉醉于夜的沉遂,不问...
一則關於米開朗基羅的軼文
评分拿起來讀的時候還不知道他會拿龔古爾。據說埃納爾以超級長句著稱,但這本盡是短句和短章,閱讀上沒有任何難點,難怪受歡迎。作為小說,它有點尷尬。埃納爾野心很大,試圖利用自己的東方學特長,寫齣兩個世界的碰撞對於它們各自後來的發展所具有的甚至是決定性的意義。但其中略顯生硬的陰謀與愛情,又多少讓人覺得有眼紅«達芬奇密碼»超級暢銷之嫌。這種半吊子的狀態,很像帕慕剋的«白色城堡»,另一本寫意大利人在伊斯坦布爾的經曆的不太成功的小說。不過作為兩個有趣的可以對讀的文本,它們簡單好讀的錶麵下卻有著諸多復雜的綫索,有空的話還是很想為它們寫點什麼。。。
评分情節反轉挺無趣的,但是把君士坦丁堡的氣息寫得很棒。
评分已購。作者剛拿瞭龔古爾奬,他的書翻成中文的目前好像就這一本吧。這本的特點是語言美,真是詩意的錶達。但是就內容看並不能打動我太多,也不能算多深刻,隻是讀起來忍不住齣聲,很享受。
评分情節反轉挺無趣的,但是把君士坦丁堡的氣息寫得很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