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永琪,1969年生,甘肃张掖人,历史学博士,现任《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科学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沈阳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出版《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宋元生活掠影》、《鸠摩罗什》、《胡僧东来》、《窦融世家》等专著。
《莲花上的狮子——内陆欧亚的物种、图像与传说》一书以狮子影像东来之路为主要线索,将雄猛的狮子与宁静的莲花相牵,将智慧与慈悲相连,讲诉欧亚文化交流中宽厚相容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亚洲狮的栖息地,但是从东汉时代开始,狮子作为贡 品被西亚、中亚的国家进献到中国皇宫,自此之后,历代都有狮子被 贡献到朝廷的皇家苑囿,而狮子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佛教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器物上,狮子图像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吉祥装饰 图样,在影壁、窗户、屋脊、抱鼓石、柱头、柱础及桥梁的栏杆等上面,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狮子图样。上层统治者用狮子的图样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仁厚,而底层百姓则用艺术化的可爱狮子造像来守护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与理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乱七八糟的感觉,专著不专著,通俗不通俗,随便翻翻了解下即可。
评分普及读物,还行
评分东观汉记 洛阳伽蓝记 周密《云烟过眼录》 翼狮 走狮 团窠 宝花图案 女神坐骑 狮子斗牛母题 狮子衔草 五常狮子舞 扶拔 华严三圣 狮座 吉祥卧 白象坊 狮子坊
评分这本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中国没有狮子,那为什么在中国古往今来的宗教、艺术和民俗中存在着狮子,从而引出了中国和西域的交流以及西物东来。再进一步,为何西方的狮子以写实为主体现凶猛,国内却出现了大量憨态可掬的狮子形象,并且基本上没有凶残的元素。书中的解释是狮子的稀缺性造成了民间根据传说和想象描绘狮子。后半部分主要讲了狮子在亚欧非大陆上的普遍形象以及和各种宗教尤其是佛教结合后出现的宗教艺术形象。作为一本猎奇的小书,我觉得已经足够了,基本上完整的介绍了狮子非生物形象的方方面面。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参考文献也没有延伸阅读的推荐,要是真对这个领域感兴趣从这本书只能获得常识并不能作为入门。另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豆瓣上大家的短评都认为还不错,但是评分都很低,这是这一种什么心态?
评分东观汉记 洛阳伽蓝记 周密《云烟过眼录》 翼狮 走狮 团窠 宝花图案 女神坐骑 狮子斗牛母题 狮子衔草 五常狮子舞 扶拔 华严三圣 狮座 吉祥卧 白象坊 狮子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