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谅,台湾嘉义人;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毕业,师承江兆申先生,曾获“时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兼擅现代文学、书画篆刻创作,并长期致力笔墨、纸张的材料研究,以及书法教学。已在中国台湾、日本、美国举行多次个展,出版诗集《交响诗》等七本,散文集《神来之笔》等十六本,画册《画品与纸品》等七本。
他为推广书法教育不遗余力,首创以几何学、力学解析书法观念及技巧,公开多年书写秘技,期许让更多喜爱书法的人少走冤枉路。
面对书法,如何欣赏?
你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吗?
为什么书法不能只强调视觉效果?
如何看懂书法中的意境与心情?
为什么文学会是书法最核心的美学元素?
历史上最动人的书法作品,如何在风格上与内容完美结合?
很多人想学书法,但始终踏不出第一步,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开始,
学习书法不能只学写字技术,还要学习如何使书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有序介绍书法欣赏的三个层次,梳理书法功用和美感的联系,
详解“三大行书”,指导临摹历代名作,深度阅读书法作品,
且看书法名师为您打开欣赏书法的一扇窗。
本书是一本书法欣赏的入门读物。作者从书法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联系入手,经由书法史的角度回顾了书法字体的功用和美感之间的联系,并重点讲解了书法史上著名的“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和《寒食帖》。此外,作者还特别强调亲手书写对理解书法的作用,教导读者如何通过临摹来深度阅读书法作品,告诉读者历史上最感动人的书法作品,实现风格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书中有配有百余幅历代书法碑帖的精美插图,有助于初学者建立对书法的感性认识。
怎么说呢,似乎作者是为了出书而把自己以前随手写的感悟札记之类的东西拿起来拼凑成一本书而已,导致前后有些语句和观点相互矛盾。 至于文章的题目,实际书本上通篇都没有直击这个问题,似乎打算论及之时就给你一些无法直接去选用的答案。看完整本书我依然看不懂...
评分这个大命题,作者自己也没搞懂吧。 全是一些旁敲侧击,对如何欣赏这件事并没有说透,作为一本书是失败的。作为一本日记或者心得体会,还是有一点内容的。 作者说了很多不对,似乎和他意见不一致的都不对。内容写的很浅,感觉应该是本入门读物,但提到的部分人和作品,又并非大...
评分若不是关注“意外艺术”公众号,我不会买这套书,意外艺术专门一期介绍这套书,说是非常好,顺手就下单了,包括作者的另一本书《如何写书法》,很快收到书,随手翻看里面的插图都是彩色,印刷清晰,应该点赞。但是,发现里面插了好几张作者的手迹,哇~这明显的业余水平么~居然...
评分我刚读完侯吉谅著的《如何写书法:观念心法与技术工具》,虽然有人对他著的书颇有微词,我还是很谦虚的称他为名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多看别人的长处,才能促使自己进步。 今天与大家继续分享侯吉谅著的《如何看懂书法》,作...
评分学书法需要认识书法和写书法双管齐下。认识书法就是要学会欣赏,懂得书法的基本常识:书法史、名家风格、字体、书法美学。喜欢看喜欢欣赏才有写的动力。写书法是个慢功夫,需要日积月累,一边看帖理解,一边写着实践。想写好,需理解内容和笔法两个方面,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
P34 远宦帖_“宦”—“官” 我看书比较慢,但还是2个小时就看完了,也许作者在台湾比较有名,但是性价比不高,只能说营销做得好,赶不上国内出的,内容比较浮,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建议不要买纸书了,最要命的是这个出版社的错字,我看的都有。。。
评分最重要的是观念对,工具材料对,方法也对,那应该没有什么做不到。 好的作品不能只用看,有些东西是看不懂的,因为书写才能够深度阅读。 整体观看,不是粗略观看,而是很多细节,除了字体,风格,还有行距字距,文字与书法的搭配。 艺术首先是技术和经验。
评分P34 远宦帖_“宦”—“官” 我看书比较慢,但还是2个小时就看完了,也许作者在台湾比较有名,但是性价比不高,只能说营销做得好,赶不上国内出的,内容比较浮,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建议不要买纸书了,最要命的是这个出版社的错字,我看的都有。。。
评分作者讲到欣赏字要连带书法家的性格、写的内容意涵以及当时当下的环境结合起来欣赏字,有一种要从字中读出人物和故事的感觉。但对于如何从书法的具体形象来还原故事则讲的少,不够技术性,顶多算入门吧。虽然我也不是很懂书法;)
评分字体发展史简介+应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就这两个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