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颱。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係主任。現任《聯閤文學》社長。著有藝術論述《美的沉思》《徐悲鴻》《齊白石》《破解米開朗基羅》《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等,散文《島嶼獨白》《歡喜贊嘆》《大度•山》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來日方長》等,小說《新傳說》《情不自禁》《寫給Ly’s M》《因為孤獨的緣故》《秘密假期》等。
莊子多從大自然和一般生活中發現美;蔣勛更是深諳其道,善於在平實的生活中發現大美。
在《品味四講》中,蔣勛從食、衣、住、行方麵重新審視“美”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
在小吃裏發現信仰;
感受服裝的體溫;
如何營造一個傢;
怎樣將急躁、焦慮和抑鬱的心情轉化成緩慢的生活節奏;
如何從生活細節中找到快樂,享受悠閑的文化……
在《品味四講》中,蔣勛首次提齣生活美學的概念。讓讀者在享受孤獨與體悟生活後,找到自己獨特的品味,從美中獲得情感與力量。
台版装帧及印刷都极佳 下面是序言后的第一篇。 生活美学的起点 美的定义是什么?美的范围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谈论美的定义;也可以从艺术史切入来介绍古代埃及产生了哪些优美的艺术品,或者古代中国、印度有多美好的雕像或书法作品。如果现在不是从...
評分初次接触蒋勋是在书店里翻到那本《蒋勋的卢佛宫》,翻了翻,没看进去。后来又看到《孤独六讲》书名好听封面也好看,想着先去手机上看一点,再去网上定了,结果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再后来就是这本《品味四讲》。 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品味是在满足生存条件后延伸出来的词语,...
評分蒋勋的大名,耳闻已久;他的书籍,渴望读完一本也很久了。记得第一本接触的是一本帖子的解读吧,台湾故宫博物馆的书帖影响美仑美奂,文字的解说相得益彰。只是似乎电子书总不能解这种带图像书的纸质感受,所以一直视为未曾读毕。而《天地有大美》则是我的意义上的读完的第一本...
評分每次读蒋勋先生的书,都觉得是种享受,先生将日常生活中的诸般事体娓娓道来,慢慢读来仿佛可以体会到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安宁平和,内心自然宁静下来,而且蒋勋先生时时处处关注美,不忘在生活每一个细节中寻找到美,提出对于美的独特感悟,并且最终创造出美,读书的过程,成...
評分初次接触蒋勋是在书店里翻到那本《蒋勋的卢佛宫》,翻了翻,没看进去。后来又看到《孤独六讲》书名好听封面也好看,想着先去手机上看一点,再去网上定了,结果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再后来就是这本《品味四讲》。 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品味是在满足生存条件后延伸出来的词语,...
囉嗦又做作
评分過於泛泛,時有重復
评分開始感覺還行。後麵覺得囉嗦瞭。另外不喜歡什麼事情都分成美學指稱,很多敘述中的例子其實就是簡單的美感,這後麵也沒有多深奧的理論係統可言,所以不喜歡叫"學"
评分迴到快與慢平衡的生命,關心食衣住行的細節和品質,重新建立生活美學。“其實所有的美學都在於自己的心境。”
评分過於泛泛,時有重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