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與“象徵”等乍見之下如咒術般的要素,毫無疑問地在近代國傢更具重大意義。本書從中國近代史上國旗、國歌、國慶的誕生和演變過程著手,探討近代中國各時期的政府、政黨、知識分子等,如何將儀式或象徵利用於喚醒國族主義,具體而言,是以何種政策或運動來實施,而當時的人們對此又是如何認識和對待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有些內容跟瀋艾娣的研究非常相似,討論的路數就是洪長泰的那個feel。整本書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裝訂得真差!有些注釋也不好找齣處
评分此書最早是三年前在書城看到,今年纔購入閱讀的。對清末至抗戰爆發間的國傢象徵做瞭基本完整的梳理。國旗國歌和國慶這三樣事物的象徵性是隨著皇權的消失而遞次增強的,也是知識群體在後皇權時代解決國傢凝聚問題的一個手段。雖然早期隻是一心師法美法的無意之舉,但越後來越有意識的進行運用。最終經過抗戰的錘煉,三者替代具象的“皇帝”,成為國族思想的凝聚中心。
评分此書最早是三年前在書城看到,今年纔購入閱讀的。對清末至抗戰爆發間的國傢象徵做瞭基本完整的梳理。國旗國歌和國慶這三樣事物的象徵性是隨著皇權的消失而遞次增強的,也是知識群體在後皇權時代解決國傢凝聚問題的一個手段。雖然早期隻是一心師法美法的無意之舉,但越後來越有意識的進行運用。最終經過抗戰的錘煉,三者替代具象的“皇帝”,成為國族思想的凝聚中心。
评分主要讀瞭國歌的部分
评分選題重大,論述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