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平势隆郎(Takao Hirase)1954年生于日本茨城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系。完成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专业硕士课程。博士(文学)。历任鸟取大学副教授、九州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副教授(东洋文化研究所)等,现为东京大学教授(东洋文化研究所。曾在研究生院的情报学环任职)。研究题目为东亚各国眼中的中国古代史。主要著作有《新编 史记东周年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大学出版会)《中国古代纪年的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汲古书院)《左传的史料批判性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汲古书院)《春秋和左传——战国史书所讲述的“史实”“正统”及国家领域观》(中央公论新社)等。
【译者简介】周洁 蜀中邛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硕士,自由翻译。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殷周春秋战国”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全书正文共十章,另有前言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言,重点讲了本书新视角:“文化地域所拥有的历史特性”。正文十章:第一章讲“本书所涉及的时代”,强调了史料的价值问题及用法。第二至五章,是关于夏商周(西周)三代的历史。其中,第三、四章写法比较特别,作者的意图是利用各国成书于战国的史籍(作者所考定的),考察各国在战国时代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带着主观性,追溯其在夏、商、周(指西周)三代的历史渊源的内容。第六章讲“春秋的史实”。第七至九章,讲战国的历史文化。第十章,是对全书的总结。作者注意引导读者分辨史籍中的“事实”,重视新资料的运用,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平势先生本人及其他日本学者的一些历史观点。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二部《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 春秋战国》。感觉核心围绕两点:一是史实与普遍认知的偏差;二是史书普遍存在的高度政治立场性。很认同作者提出史实与史书记载、与人们的普遍认知存在不小偏差这一观点,作者也给出了不少令人信服的证据和逻辑推理。一般意...
评分(我的水平写历史书长评,实在有限,只因短评字数限制只能移步这里了。) 讲谈社读了两本,第一本见识有效只能当热闹看,这一本终于看到了些门道。受到不少启发,不敢苟同的地方也实在挺多。 全书十章,作者在末章说“事实是神圣的”,对于作者在前三章中努力寻找事实以打破长...
评分 评分先秦史一般西方学者是难以研究的,这就是为啥剑桥中国史没有翻译先秦。 本书在序言中作者自己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之中,似乎认为自己所说的是历史,别人是伪的,这种傲慢似乎却恰恰证明了作者自身的治学不严谨,向来以为日本人之于汉学精于细微,但是平势隆郎对春秋三传的恢宏臆...
评分得到听书: 本书谈谈了八个问题: 1. 为什么说从夏到商,中国历史就由神话传说时代进入了信史时代? 盘庚迁都至殷,汤封地为商,故称殷商。如果把历史比作照片,商朝的像素比夏朝高多少,周朝的像素就比商朝高多少。拿文献来说。研究商朝,可用的文献只有《史记》和《竹书纪年》...
古史辨风格还好,后面思想史部分就是瞎说了。什么对诸子百家的理解受宋明理学影响,作者知道他在说什么吗……
评分是有启发的书,但不是合格的历史。读起来像是真正的春秋战国史的一本"伴侣读物"(companion book)。作者爱作武断的结论,但不提供论据和辩证。
评分2017年78:作者先拍脑袋得出结论,再强扭史料佐证
评分虽然有些地方有解读过度之嫌,但总体来说观点独特,深得古史辩派之风,有关于秦代以前的历史,皆为各国层累之伪造;各国为自己攀高支,造神话的塑写。这套书中还是平势的书和衫山的书最有看头
评分感觉作者写这本书没什么条理,东一下西一下,而且还主次不分,喜欢搞大新闻,什么苏秦实际上是苏代之类,作为一部简明断代通史,这些细枝末节重要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