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尔·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作家,195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出生于瑞典南部一个铁路员工家庭,大学时便立志成为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苦闷》,小说《侏儒》《永恒的微笑》等。《苦闷》采用表现主义的写法,被认为是瑞典文学寻求革新的起点。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大盗 巴拉巴》,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并赢得了世界评论界的敬意。
这本书包括《海上朝香客》和《阿斯威卢斯之死》两篇,是作者晚期的代表作。这两篇都采用了主线和辅线交织的叙述结构。《海上朝香客》的第一部分讲的是朝圣者都比亚斯错过了前往圣地的船,只能登上海盗船;第二个故事是海盗船上的乔凡尼,曾经的神父,亲口讲述自己当年如何因为爱情而被逐出教会的往事。《阿斯威卢斯之死》似乎是第一篇的前传,主体讲述都比亚斯缘何踏上朝圣路,辅线是被上帝放逐的阿斯威卢斯的故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翻译问题?我觉得很唠叨,不好看,是那种不会写小说的人硬要写小说的难看法,全部都是观念。
评分拉格奎斯特目前中文只出版了两本,此书是第二本。包含两部紧密相连的中篇,借宗教朝圣这一主干,描写了人类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永恒之可能性,语言平和,营造出一种宗教抒情气氛。《海上朝香客》先用一个朝香客都比亚斯的模糊形象和见闻做铺垫,描述了通往圣地的大海的凶险,随后来到故事主干,一个为爱而被驱逐的神父的故事——“完美的爱是存在你的,圣地是存在的,然而我们无法到达。也许我们只是朝它航行而已,只是海上的朝香客。”(美之可见与不可得,象征性极强)。《阿斯威卢斯之死》是《海上朝香客》的前情,讲述了都比亚斯如何踏上朝圣之路,象征寓意依旧是从宗教层面围绕生存和精神双线进行。
评分翻译有点生硬。 十分古老,没有责任,非人性的海。它的无人性给人自由。若有人选择海,委身于它。
评分“光明者”的“暗黑之路”和“暗黑者”的“光明之路”,以及各自的羁绊神启与殊途同归。浓郁的象征手法。
评分严酷而无际的大海上,朝圣者怀抱恳切的渴望,无比崇敬而又绝望地遥望圣地,那圣地是存在的,然而却无法到达。笔法冷峻而克制,寓满人生的苍凉与悲壮,沉郁和孤独。揭示命运的沉浮不定,彼岸的难以到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