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庵詩話》是葉嘉瑩教授根據40年代在輔仁大學聽顧隨講課的筆記整理而齣,初節選刊發在《河北大學學報》(1984年)上,後編入《顧隨文集》,同時其增補部分也在《河北大學學報》(1986年)刊登。《駝庵詩話》采用中國古代的詩話體,即,其通常不以係統嚴密的理論分析見長,而代之以三言五語為一則發錶對創作和藝術規律等問題直接性的感受與意見;這些特點都在《駝庵詩話》中得到瞭體現。《駝庵詩話》分為總論和分論兩大部分,每部分又分若乾章節。總論中涉及寫詩、內容、技巧、評論、欣賞、生活、為人等諸多方麵;《分論》中從評議《詩經》、《離騷》開始,著重論說唐詩宋詞兼及近人之作。涉及方麵頗廣,從中係統歸納作者的詩歌思想與理論似有難度。如書中對於“詩心”的強調、對藝術和生活的關係、對王國維“境界說”的發展,近年來也都為學界關注;尤其一段段詩話文字妙論層齣,許多判斷都來自作者對詩歌的強烈感受力,會給讀者以很好的啓發。這也是我們重點推介本書的原因所在。
本次《駝庵詩話》在三聯重版,顧之京、高獻紅兩位學者對其進行瞭精心的修訂,改正瞭原版大量的錯誤,這使得本書的麵貌大大區彆於過去各種通行的《駝庵詩話》版本,應能達到後齣轉精的效果。她們又不厭其煩地做瞭很多普及性的注釋工作,為的都是讓更多普通讀者能夠更好地閱讀顧隨、閱讀《駝庵詩話》。葉嘉瑩教授在書後做瞭“附記”,對自己與這本書的關係做瞭說明,由此也可見老一代學人對待師長和學問的情誼與態度。
卓越网购之。先做叶嘉莹的粉丝,转而去投了她师傅的门下。那时候的《百家讲坛》还没沦入现在的家常相,永远不能忘记余光中、周汝昌还有叶嘉莹等等学者的风雅气度。再后来此节目被刘心武、王蒙、于丹等等占领,心下觉得格调顿时下了一层。再后来来者甚众的一班人马,多数赢得了...
評分在野草书店偶然发现它的时候,是去年夏天。此前完全没读过叶嘉莹的书,自然也不知道顾随是她老师。 本以为是民国老学究的诗论,但翻了几页,有些意外,不是想象中的文人柔弱之气。 顾随先生特别强调诗中的“力”。 在看到“世法皆诗法”时,我认为是老生常谈。毕竟这种玄妙的...
評分因为喜欢,摘尽喜欢的诗话。这些诗话,是要经常在遗忘的时候用来记得的。 平淡而有韵味,平凡而神秘,此盖为文学最高境界,陶诗做到此地步了。 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灭,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万物皆有坏,而诗是不坏。俗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然画仍有...
評分原来上文学史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做笔记。黑板上只有一首诗,可笔记却有好几页,一直做到哀求老师别讲了的地步~现在想想,老师讲的和顾随先生的精神很相符,当时老师说他读书的时候导师是顾之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顾之京是谁,心里一想,也没什么名气嘛。后来才知道...
評分我学过太极拳,大约用了一两个月,学了二十四式的架子。几年间因为工作变迁,没有机会同那一群大爷大妈们联系,都荒疏了。本周下了一个二十四式的视频,少女的身法,一招一式,让人欣喜,让人震惊,欣喜的是动作的美感,震惊的是自己从未体会到的招式的细节处理。 世间万物,...
將顧隨先生的課堂妙語以“論語體”加以呈現,大概也是葉嘉瑩先生尊師重道的最佳方式罷。若藉用梁漱溟先生的書名,羨季先生所談不止詩詞,亦直接關乎現實“人心與人生”。民國一代的學人風采,文學課堂的傾情演繹,幸虧有如此認真的學生記錄,纔能得以有限度地復現。
评分顧隨的見識不錯,雖然都是隻言片語,但顯齣其品味和根底。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徒弟,不傳香火可傳燈。
评分不喜。待商榷。
评分三言兩語,有的時候發人深省。
评分果然大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