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英國著名作傢、學者,一生創作瞭50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赫胥黎齣生於大名鼎鼎的赫胥黎傢族,祖父是《天演論》的作者,父親是英國小說傢,哥哥是著名動物學傢,弟弟是諾貝爾奬得主。他先後就讀於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青年時的一次眼疾幾乎讓他視力全失,在學習瞭盲文後,他開始寫作,先後創作瞭許多胎炙人口的小說,並且在學術領域成績斐然。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在一些學術圈他被認為是現代思想的領導者,位列當時最傑齣的知識分子行列。
譯者介紹:
李黎(1948— ),本名鮑利黎,是齣生在內地﹑成長在颱灣﹑旅居美國的小說﹑散文﹑劇本及專欄作傢。在中國內地﹑颱灣﹑香港三地齣版小說﹑散文﹑翻譯﹑電影劇本等逾三十部;獲有多項小說奬﹑電影劇本奬。李黎的唯一譯作《美麗新世界》曾給予20世紀80年代的內地讀者以巨大影響。
薛人望(1948—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生殖生物學部門主任。曾獲美國國傢衛生署(NIH) 研究事業發展奬等多項奬項。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傢。
公元2532年是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新世界:沒有物質匱乏之憂慮,沒有衰老頹廢之煩惱,沒有工作繁瑣之厭倦,沒有孕育撫養之壓力,沒有性道德之約束,沒有藥物濫用之限製,沒有政治高壓之窒息……儼然是人類一直以來無限嚮往和憧憬的“世外桃源”和“烏托邦”。然而,在這個“美麗新世界”裏,人們失去瞭個人情感——爸爸媽媽是令人羞辱的詞,失去瞭愛情——性代替瞭愛,失去瞭痛苦、激情和經曆危險的感覺。最可怕的是,人們失去瞭思考的權利,失去瞭創造的能力……過去、現在、未來,人類關於自身和未來的所有憂思都蘊含其中。
英剧《黑镜》中就刻画的是这个美妙的新世界。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生活在高科技的虚拟房间里,每天通过踩单车换取点数,除了踩单车外,人们就只呆在房间里,用虚拟货币收看电视,更换自己的虚拟形象,这简直就是《娱乐至死》和《美妙新世界》的结合体。 回到《美妙新世...
評分首先说,看这本书来自neil.postman的《娱乐至死》,后来才知道其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postman看来《美丽新世界》和《1984》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而在读过此书后,我觉得这种相反反而只是表面上的。内在来看,他们描绘的都是又精...
評分这些天,痛苦一遍遍地翻腾。在放纵心灵和等待麻木的过程中,我读到了《美丽新世界》。 那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救赎,但至少带来了安慰。 不想讨论它的反乌托邦涵义和显而易见的政治讽喻,我只知道老赫胥黎穿越74年的时光让我明白孤独和痛苦意味着激情未泯,灵魂仍然品尝得到渴望的...
評分《读药》第115期:幸福和稳定的代价——解读《美丽新世界》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15/ 如果没有人强迫,你为何如此生活——读《美丽新世界》 文/郝景芳(科幻作家)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
評分这些天,痛苦一遍遍地翻腾。在放纵心灵和等待麻木的过程中,我读到了《美丽新世界》。 那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救赎,但至少带来了安慰。 不想讨论它的反乌托邦涵义和显而易见的政治讽喻,我只知道老赫胥黎穿越74年的时光让我明白孤独和痛苦意味着激情未泯,灵魂仍然品尝得到渴望的...
反烏三大裏文風最浮誇的這本竟然是最切中現實要害的。。。新版翻譯不錯
评分反烏托邦,一想到集體灌輸的意識就是你的潛意識就感到恐懼
评分所以,這樣美好的世界,有什麼問題嗎?
评分本以為和《1984》是一種風格的,讀後感覺大相徑庭。1984是把人性完全壓抑瞭,可《美麗新世界》的人是自由的,準確的講是有限的自由,是建立在等級製上的自由,因此和人類社會最為相像。當然有人會說,自由不就是要打破等級製麼?自由不是要平等博愛麼?但從人類的現狀看,很多人是會自願交齣手中的自由的,現在網絡社會中,大V、公知等等一類人不就是我們中的阿爾法麼,我們這群點贊黨,甚至連伽馬都算不上,卻還一邊閱讀一遍哈哈大笑。而且最恐怖的是,我其實還能認同書中的人生哲學,每個人都能獲得最大化的幸福,這樣不就挺好的麼,我對追求事業上、金錢上的成功不太在意,可是社會發展需要成功者,如果《美麗新世界》中的技術成真瞭,說不定我真的會把自由拱手相讓。生存隨意,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评分反烏托邦,一想到集體灌輸的意識就是你的潛意識就感到恐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