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流动

茶叶的流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坤冰,四川资阳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社会史、物质文化研究、旅游人类学等。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肖坤冰
出品人:
页数:239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1
价格: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9125
丛书系列: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茶 
  • 物质文化 
  • 民族志 
  • 文化研究 
  • 茶文化茶叶的流动 
  • 茶文化 
  • 饮食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7世纪以来,最早由我国福建省武夷山流入西方世界的茶叶,成为导致近代中西冲突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性物质之一。在近代闽北山区以茶叶产销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包含着两股文明之流的逆向流动:一方面是中国茶叶向西方世界的传播,尤其是武夷红茶在英国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在原产地崇安县,英国人对正山小种的热捧,调整和重塑了闽北山区的空间结构及当地人的文化图式;另一方面,来自西方的“民族~国家”体制,作为一种“文明”产物对帝制中国造成了巨大冲击。民国时期,国家政权建设逐步在闽北乡村社会中展开。当地的各种势力在对茶利、茶捐、茶权的反复商榷和调适中,都充分运用“民族一国家”的话语,在体制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因此这也是一个现代国家体制在地方社会逐步建构的过程。《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通过对明朝以降闽北山区茶叶贸易网络的追踪,展现了区域社会在受到本地的历史叙事、海外市场对武夷茶“意义”的重塑、社区中的仪式传统、王朝国家行政力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前面两章还饶有兴致,越到后面则越偏离本文的初衷,更多的是材料的堆砌(尤其是第五章) 以茶在清朝民国的流动物质来审视中国是如何纳入世界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但是此书并没有把握好,是因为篇幅所限还是力不从心我们不得而知。还有田野调查做的不够,“茶人”的主体没有...

评分

前面两章还饶有兴致,越到后面则越偏离本文的初衷,更多的是材料的堆砌(尤其是第五章) 以茶在清朝民国的流动物质来审视中国是如何纳入世界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但是此书并没有把握好,是因为篇幅所限还是力不从心我们不得而知。还有田野调查做的不够,“茶人”的主体没有...

评分

前面两章还饶有兴致,越到后面则越偏离本文的初衷,更多的是材料的堆砌(尤其是第五章) 以茶在清朝民国的流动物质来审视中国是如何纳入世界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但是此书并没有把握好,是因为篇幅所限还是力不从心我们不得而知。还有田野调查做的不够,“茶人”的主体没有...

评分

前面两章还饶有兴致,越到后面则越偏离本文的初衷,更多的是材料的堆砌(尤其是第五章) 以茶在清朝民国的流动物质来审视中国是如何纳入世界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但是此书并没有把握好,是因为篇幅所限还是力不从心我们不得而知。还有田野调查做的不够,“茶人”的主体没有...

评分

前面两章还饶有兴致,越到后面则越偏离本文的初衷,更多的是材料的堆砌(尤其是第五章) 以茶在清朝民国的流动物质来审视中国是如何纳入世界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但是此书并没有把握好,是因为篇幅所限还是力不从心我们不得而知。还有田野调查做的不够,“茶人”的主体没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中国文化人们往往讳莫如深地表示“水很深”,以人类学的视角审视茶文化,应是种“祛魅”过程,蛮有趣的。

评分

题材很好,材料广泛,探讨还可以再深入

评分

题材很好,材料广泛,探讨还可以再深入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研究著作,虽然有些可以看出是广告,但学问很难,一点赞助是可以理解的。比所谓那些茶艺师在各种场合意淫要强很多。空间的结构为轴,物的地方志为面,作为研究茶和人的著作,做得相当棒!

评分

算不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