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
1956年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数年,然后当兵、复员,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三年后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雷颐自选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的裂缝》、《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逃向苍天》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获奖辞: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新著《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为切入口,进行了独到的解读。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和事功,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既要做官,又要做事,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的立场。全书由这点出发,论及李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对李鸿章作为改革先锋的一面大为褒扬。
本书从李鸿章一生的重要奏折和信函切入,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氏一生的为人和事功;既有对其官场老谋深算和打报告艺术的精微探析,更有对衰世忠臣在大变动时代里努力有所作为、又终不能有所大为的无奈与凄凉的同情与感叹,同时那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现况,在书中也有深刻的反映。
本书对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也可以看出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中央”打报告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
作者辛苦整理出奏折那确实用了心;对每篇奏折都做了些浅显的分析,那确实技术含量不太高;直接贴上奏折,那确实省去了作者很多麻烦又增添了此书的字数,一举而两得哉! 每篇文章以奏折开头有新意,但是却没有翻译,首先我确实很痛苦,其次,作者应该有翻译的功底,...
评分读书笔记324: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去年去深圳讲课,张总送我的书,我一直疑心这是本盗版,直到看到错别字。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模式来解读历史人物,最近这些年,重商主义之下,对于历史人物国内喜欢按照官位,个人的得失来评价,而忘却了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比起曾国藩,我...
评分从《走向共和》开始,重说李鸿章的书就层出不穷。而雷颐的切入角度很有眼光,从李鸿章的重要奏折和信函,看晚清的热点事件,很取巧,正所谓“四两拨千斤”。事实上,我觉得它更像一本应用文写作指南,需要常常给领导写报告、总结、请示的同学们要注意了,从中应该可以多有收获...
评分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关于李鸿章的专著,自己对李鸿章的第一印象形成于小学时代,那时看一本词典后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提到李鸿章,第一句话就是中国清朝末年最大的卖国贼,从此印象深刻,就认定了李鸿章是个大坏蛋。对李的印象的改观应该是中学时看的电视剧《北洋水师》,第...
评分读书笔记324: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去年去深圳讲课,张总送我的书,我一直疑心这是本盗版,直到看到错别字。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模式来解读历史人物,最近这些年,重商主义之下,对于历史人物国内喜欢按照官位,个人的得失来评价,而忘却了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比起曾国藩,我...
中间一段丧权辱国之事,看着颇为难受。然而,从中仍然可以看出现代政治公关的影子。
评分配合《走向共和》随手翻看的书,以奏折为叙述对象,讲李鸿章为官、外交、洋务等事,可惜基本未触及1890年后到甲午战争及以后的政治事件,所以没能太和《走向共和》配合阅读(有1898年一折关于维新变法的,讲李何暗中同情维新派,但又要自保)。不过,本书仍然在介绍人物方面很有用,从曾国藩门生,撰写重要奏折,到师傅湘军被迫削减而独领淮君,任两江总督,后接替老师直隶总督一职。书末有李的年表,较为简明。书的后半部还列举了晚晴政局中的象征性事件,有关于地方军权坐大的,跪拜礼仪之争的,商人勾结官场搞木材交易腐败的,海防塞防讨论的,太后的传统守旧、奢侈享乐的,以及臣子作替罪羊的。这些关节可见清末之内忧外患,勾心斗角,更可想见其中清明大臣,如李鸿章,之寸步难移!悲夫,有心而无力哉。
评分想要拯救清朝的心是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但是缺点是改变推进的太多太急。上百年来都无法接受,可何况用短短二十年。 吾窃以为,若一人领先于他所身处的时代,必然是带着极大的痛苦过活。
评分配合《走向共和》随手翻看的书,以奏折为叙述对象,讲李鸿章为官、外交、洋务等事,可惜基本未触及1890年后到甲午战争及以后的政治事件,所以没能太和《走向共和》配合阅读(有1898年一折关于维新变法的,讲李何暗中同情维新派,但又要自保)。不过,本书仍然在介绍人物方面很有用,从曾国藩门生,撰写重要奏折,到师傅湘军被迫削减而独领淮君,任两江总督,后接替老师直隶总督一职。书末有李的年表,较为简明。书的后半部还列举了晚晴政局中的象征性事件,有关于地方军权坐大的,跪拜礼仪之争的,商人勾结官场搞木材交易腐败的,海防塞防讨论的,太后的传统守旧、奢侈享乐的,以及臣子作替罪羊的。这些关节可见清末之内忧外患,勾心斗角,更可想见其中清明大臣,如李鸿章,之寸步难移!悲夫,有心而无力哉。
评分本书荣誉不少,但一读之下,感觉其实难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