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

悉达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著名文学家,1946年获颁诺贝尔文学奖。他在1904年出版《乡愁》后声名大噪,一举成名。1906年出版《心灵的归宿》,1919年《徬徨少年时》,1922年《悉达多》,1927年《荒野狼》等书,都显现了他受尼采、托斯妥耶夫斯基和东方佛教神秘主义的影响。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出品人:
页数:167
译者:李迎春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237446
丛书系列:金羊毛
图书标签:
  • 黑塞 
  • 哲学 
  • 小说 
  • 德国 
  • 宗教 
  • 赫尔曼·黑塞 
  • 悉达多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奖得主赫塞融和东西文化,探求人类内在精神真实体验的一部巨作。在本书中,赫塞藉由主角求道的过程,反应出潜藏世人内心各种不安、迷惑、莫名蠢动诱因力道之强大,以坦白、不假修饰的真诚频率,带领读者以一种平和、不执妄的喜悦心,臻至追求真我性灵的丰美与满足的境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记得开学第一节翻译课上,杨老师就给我们提到他翻译的两部作品,一部是Hermann Hesse的《悉达多》,一部是B.K.S.艾扬格的《光耀生命》。    一下震惊了,原来《悉达多》译者就是眼前这位教我们汉译英课程的杨玉功老师。 杨老师一副常见的中年人身材,平头,戴眼镜,看起...

评分

悉达多的求道过程,历经学习、苦行、听教义、觉醒、堕落世俗、悔恨、修行、会爱、最终内心平静修得圆满,这也是一个人追寻自我生命的过程。人必须亲身去经历,一切教义知识都无法让人真正明白道之真意,任何言辞也无法替代自身的体悟,用心去感受一切,不要拘于表象,总有一天...  

评分

这本书可以说很容易读,因为有流畅无比的行文和水平很高毫无痕迹的翻译,再加上作者本身平易近人的语言以及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栩栩如生的心理描写,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一口气读下来,似懂非懂很容易。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并不好读。要懂得悉达多的每...  

评分

这本小说书名叫《悉达多》。黑塞的构思很巧妙,他把释迦牟尼(Śākya-muni)的名字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一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释迦牟尼中的释迦(Śākya)是族名,牟尼(muni)是圣人的意思。牟尼意译是能仁或能寂,沉默不语,一直...  

评分

求道者悉达多去见佛陀。站在得道者乔答摩面前,悉达多看到了语言的破绽(语言是道的破绽)——而佛陀正是用语言传道的。这个破绽让他离开了佛陀,走上自己的道路。也不仅仅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个破绽,另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佛陀的身体。佛陀的身体立在悉达多面前,这让悉达多,这...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口气读完,悉达多也没有多智慧嘛,不就是凡人的经历吗?有些顿悟还显得傻乎乎的。但是思考、等待、斋戒这三个法宝很值得学习。

评分

有种自然的亲近。 翻译和版本不算好。

评分

他我一体。方经历,方感知,方同一。

评分

我以为是乔达摩悉达多的成佛经历

评分

首先感谢英臣兄一年前的推荐,让我识得这样一本好书。瑞典文学院说,大部分人对黑塞的认知是:一个多种哲学的折中者。并否定这种认知。我不赞成这种折中的说法,我更认为他是一个融合者。全书以一个婆罗门背景,并且与佛陀俗名相同的人为主角,给人一种印度教和佛教的思想背景。可是,真正读下来,它是纯粹的佛教吗?不尽然。它是纯粹的印度教吗?也不尽然。甚至不是这二者的融合物,而是更为复杂的,囊括了尼采、席勒、维特根斯坦、笛卡儿、康德和黑格尔等等(或者是我个人的感受)。其中,较为核心的论点如自我的对立、自我与世界的同一实现、语言与思想的对立和爱的和谐等等。在自我的对立上,就有很明显的禅宗的心佛、席勒的人格-状态的的呈现。而在同一实现上,又有佛陀的“行”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融合,甚至于有道家的虚静...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