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发表过150多篇科学论文,内容涉及动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植物学等多方面知识。1893年,68岁高龄的他应友人邀请,在牛津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演化的讲演,主要讲述了宇宙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过程中的人为力量相互激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根本问题。这份讲稿经过整理,即为《天演论》。
《天演论》译于1896年夏,参照的是1894年出版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可谓“赶上了国际前沿”。这是第一次有人将较系统的进化论观点介绍到中国来,对中国近代思想影响极大。很少有思想如此容易地被接受:从较传统的吴汝纶到新派的胡适,进化论都被广泛地认同。然而,就如罗志田...
评分大家都知道严复的翻译是意译,而且一些段落的安排上也跟原著不一样。这样的事情现在是不会发生了,这样的翻译现在也不会有了:“严译”或者“林译”作品,是只有那个时代才能产生的。因此很明白,这本书不是赫胥黎的《演化和伦理》,而是严复本人的《天演论》,所以严复有时候...
评分古汉语的语感很好,读起来很舒服。这是一篇主题社论,可做研究资料用。对于今天的问题,一种新的思考力并不能来自于读了什么什么书?那来自什么?
评分电商网站上看到这本严复作一百多年前的《天演论》,读者要「扪心自问」:我都「互联网+」了为嘛要买一本翻译体例过时、学术理论过时,读起来诘屈聱牙、又不带详细注释的科普读物? 是啊,赫胥黎时代的进化论之「进步性」只是相对他那个时代,一百多年后早已谈不上新鲜,倒是实...
评分《天演论》译于1896年夏,参照的是1894年出版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可谓“赶上了国际前沿”。这是第一次有人将较系统的进化论观点介绍到中国来,对中国近代思想影响极大。很少有思想如此容易地被接受:从较传统的吴汝纶到新派的胡适,进化论都被广泛地认同。然而,就如罗志田...
深层次的问题是,物竞所赖的突变是不能预测,更不能主动;天择是没有意识,更不知其目的。这也就是说,人类对进化不能主动,进化本身也是没有目的。
评分读的是1898年慎始基斋本。一、传统文化过犹不及、“折中于六艺”,而赫胥黎天演论愈前而愈宜,这是《天演论》对当时人头脑的冲击处。时至今日,“折中于六艺”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则此书仍不独有历史价值,且有思想启蒙的价值。二、严复译语化用《庄子》典故成语极多,几无篇而无之,又另有《庄子评》。钱穆《纂笺序目》亦认为英美式的现代性可与庄学对接,值得注意。三、严复以天行、人治对称,至梁启超而易“天行”曰“无治”,又益以“礼治”“法治”,至评法批儒而削去天、礼,唯余人治、法治之对立,这是“人治”的一个小小的概念史。词语的外壳未变,而内涵乃因时代精神之挹注而流变不居。
评分前半部如读《庄子》,后半部大有佛典味,吴汝纶说原书“奥赜纵横”,严复欲进之“与晚周诸子相上下”,是切中译文气韵语,可凿穿纸面之后,纵横运会的“天演”仍是个易学/佛老的空空如也境地。即使今天,读完还是非常兴奋,完全可以想见当年读到此书的国人心情。单纯从审美价值出发,考虑得空手抄一遍。
评分深层次的问题是,物竞所赖的突变是不能预测,更不能主动;天择是没有意识,更不知其目的。这也就是说,人类对进化不能主动,进化本身也是没有目的。
评分虽然高中学的文言文知识已经被逐渐还给老师了,但好在还能看得半懂,至少能感受到科学、思想以及文学的美和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