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1966—),河南濟源人。1987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曾任高校教師、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傢、《莽原》雜誌副主編。現就職於中國現代文學館。著有《導師死瞭》《午後的詩學》《花腔》《石榴樹上結櫻桃》等。《花腔》,2002年1月人民文學齣版社初版。
《朝內166人文文庫·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花腔》中眾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異,以不同的腔調來敘述這樁曆史謎案,顯得意味深長,《朝內166人文文庫·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花腔》引發我們對曆史與現實,真實與虛構,記憶與遺忘,饒舌與緘默等諸種生存狀態的體驗和思考。
这拿普通话来念“葛任”,真像是什么方言的“个人”,书中也不止一次的暗示了“葛任”就是个人。然而一个人,就如同被语音上的扭曲一样,在后世人眼里和耳朵里,或者就算是在他同时代的人的眼里和耳朵里,也不可避免的被扭曲了。谁是葛任?葛任自己清楚么?葛任没有回答这个问...
評分这拿普通话来念“葛任”,真像是什么方言的“个人”,书中也不止一次的暗示了“葛任”就是个人。然而一个人,就如同被语音上的扭曲一样,在后世人眼里和耳朵里,或者就算是在他同时代的人的眼里和耳朵里,也不可避免的被扭曲了。谁是葛任?葛任自己清楚么?葛任没有回答这个问...
評分大概是读李佩甫期间,接触到李洱。评论说他是先锋小说的继承者,河南作家群的生力军。这部《花腔》也屡被提及。 一、文体 读《卷首语》——虚假的“卷首语”,想到《跳房子》。当然它没有“跳房子”那么先锋,那是不可复制的。 初读想到宁肯的《天 藏》...
評分葛任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从未出场,却一直存在于白圣韬、阿庆和范继槐的叙述之中,葛任是一个已逝之人,他短暂而波折的一声却的一生是通过三个活生生的人之口拼接而成的。口述、谈话与采访多种形式的组合,乍一看以为不是小说(看过几页后对真实性产生疑惑,寻可以证明这是虚构的...
葛任(個人)從未齣場,卻在三位口述者的口述中存在著。就像曆史從未在此刻齣場,卻永遠存在於此刻的敘述中。在真實和虛幻之間,曆史成瞭任人打扮的姑娘,個人也無法存活於各種主義之中。曆史的花腔,成為行走的影子,虛幻,又真實,除瞭已耍花腔應對之,彆無他法。
评分沒有想像的好 大概自己水平有限吧
评分不耍花腔,哄你是狗!
评分2019已讀38。這種敘事方式的小說還是第一次讀,感覺有點亂。曆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姑娘,在黑與白之間隨意切換。
评分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