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知识分子 历史 知识分子史 陈徒手 文化 社会史 传记&回忆&书信&日记&年谱&评传 中国
发表于2025-02-25
故国人民有所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均任职于北京大学,蔡旭、陈垣两先生则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福建福州人。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供职于《北京青年报》。主要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纪实》推动了国内目前的口述史研究。
这本小书非常不错,读完之后很有启发性,尤其是讲北大的那几个人,很有料,但叙述很克制,引而不发。只可惜未用学术注释,写成了文学体,不过,此点倒是可以理解。若非对这段历史做研究者是读不出这里面的二层含义的,仅仅是猎奇的豆瓣诸君也只能当看个“前朝故事”,叹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然后打上个三星,继续做着小清新且自由的中国梦罢了
评分作者爬梳资料不少,但本书最大价值也仅此,议论部分没有,或极节制的点到为止。不过这些资料本身的存在已经很让人惊悚,书中高级知识分子无论公开或私下的言行,都有无数简报、总结、汇报、报告在记录着。另外,从另一方面来看,某党在文堇前对这些高知也算煞费苦心,消灭肉体易,征服内心难,只好恩威并施,时时掌握火候(第121页直接说出“高薪赎买”的政策。)。倒是下面人容易过火,甚至敢于对抗上面的怀柔政策,可见大原则上宁左勿右总是不会错的。
评分把如此好的题材仅仅处理成人物“侧影”有些可惜。就素材而言,本书完全可以深入梳理北京高校系统中党委与行政(尤其是非党校长)之间的权力转移、“左倾”书记对中央部委之政策执行与偏离等等一系列命题。大概《人有病天知否?》的成功让作者背上了包袱,此回延续《人》的写法却没能真正写出这些知识分子的困境,甚是可惜。
评分档案材料的出处若是交待明白,岂不更好?
评分得毛边一册
过年时买入的这本书,赶紧看了。因为在13年各大榜单上均有他的名号。对我这种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读者,读书大多靠借靠买,总觉得看榜单比不看榜单能节省点买书的银子。此书看完后始终觉得隔靴搔痒,不过瘾,特别是最后几篇简直就是重复前面的几篇的套路了。我比较喜欢的是...
评分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评分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朝代鼎革之际大抵都会遇到一种哈姆雷特式的抉择:To be or not to be。新的统治者非常在意民间知识分子的评价,因此对知识分子的钳控,或隐或显地存在于一个个奏章或者红头文件中。归根结底,控制头脑就是控制国家的关键,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新政权对...
评分《故国人民有所思》,陈徒手著,三联书店,2013年5月第1版。 其实,故国人民还是无所思的好。按原书语,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动作,就是“摧折学人的抵抗和非议”,也就是要改造这些旧式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一起来。因此,不需要他们思,人民大众就更不需要思了。 ...
评分可怜我对建国初政治运动一知半解,读前也没做好工作,对于“鸣放”“四清”“三反”“五反”都只有些零星印象,读这本书时就多少脉络不清。 还好,这本书体例简单,逻辑清晰。拿来十一个知识分子的史料,多是一些简报、会议记录,不动情的将资料和当事人事迹按时间...
故国人民有所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